白 芍
[來源] 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
[產地] 主產浙江、安徽、四川等省。
[採收] 夏、秋季採挖栽培4-5年後的根,洗淨,除去頭尾及鬚根,颳去外皮,置沸水中煮至透心,立即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取出,曬—日,再堆放,再曬,反覆操作至內外均乾燥即可。 [藥材形性] 按產區分為三大類:產浙江的稱“杭芍”,產安徽的稱“毫芍”,產四川的稱“川芍”。
杭白芍 呈圓柱形,粗細均勻,二頭平整,大多須直;表面棕色或 淺棕色,外皮未除淨處顯棕褐色斑痕,有明顯的縱皺紋及細根痕,偶見橫向皮孔。質堅實而重,不易折斷,斷面灰白色或微帶棕色,角質祥,環紋(形成層)明顯,內方具菊花心(導管和射線呈交互放射狀排列)。氣微香。味微苦而酸澀。
川白芍 上粗下細,表面淺黃色,側根痕較大而多,木化程度較強。
以杭白芍條粗、圓直、頭尾均勻、體重質實、粉性足。無白心或裂隙者為佳。凡根細短、彎曲、粉性小、表而且棕黑色斑點者質次。
[炮製]
生白芍 取原藥大小分檔.浸泡8-12小時,悶潤12~24小時,至內外溫度一致時,切0.2-O.25cm頂頭片或斜片,先晾乾再曬乾。生用斂陰平肝作用較強,常用於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之症。
炒白芍 將麩皮10公斤撒於熱鍋內,待冒煙時倒入白芍片100公斤,炒至微黃色,取出攤涼。炒後長於養血和肝,多用於肝旺脾虛痛瀉者。
酒白芍 取白芍片100公斤,以酒10公斤拌勻,稍悶,待酒被吸盡,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攤涼。酒炒後偏於養血活血,血虛兼寒凝血瘀之症最宜。
醋白芍 取白芍片100公斤,以米醋15公斤拌勻,稍悶,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攤涼。醋炒增強柔肝止痛之力,肝急失柔之症常投。
[成分] 含芍藥甙、揮發油、苯甲酸、鞣質及B一谷甾醇等。
[性味,歸經] 苦酸微寒,入肝經。
[功用] 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用於血虛萎黃、月事不調、痛經、崩漏,營衛不和、惡風自汗,肝鬱脅痛,腹痛,四肢攣痛及肝陽眩暈頭痛等症。
[處方名] 白芍 杭芍 毫芍 生白芍 炒白芍 酒白芍 醋白芍
[用法、用量] 煎服3-12克。 [保貯] 置陰涼乾燥處,防黴蛀。
[注意] 反藜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