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腹瀉多見於出生6個月以內的嬰兒,小兒虛胖。常伴溼疹,生後不久即出現腹瀉,但除大便數增多外,無其他症狀,食慾好,生長髮育正常。可能與嬰兒食奶較多,小腸乳糖酶相對不足有關,或由於母乳中前列腺素E含量較高所致。添加輔食後,大便即逐漸轉為正常。?
*病理性腹瀉大多為感染性腹瀉, 患有這種腹瀉的寶寶多數有發熱現象,嘔吐不一定是主要症狀,糞便有異常臭味,含有黏液或膿血,如不及時治療,則腹瀉會持續加重。不同病原體引起的腹瀉又各有其特點,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一年四季都可發病,但在5~8月份發病率最高。多數小兒開始時不發熱,很少嘔吐,腹瀉次數不多,轉為重型後出現發熱、嘔吐劇烈,大便次數頻繁,很快出現脫水,大便以蛋花湯樣為主,含有黏液,有腥臭味。病毒引起的腹瀉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腹瀉,多發生在8~11月份,常同時有上呼吸道感染。大便為白色米湯樣或蛋花湯樣,有少量黏液,但無腥臭味。黴菌引起的腹瀉大便為黃色稀薄或綠色,多泡沫,有黏液,呈豆腐渣樣,平時體弱、營養不良或長期服用抗生素的小兒,容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