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敗血症的產生是由於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環並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在身體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下容易發生。其主要症狀為寒戰、高熱、毒血癥症狀、皮疹、關節痛、肝脾腫大、感染性休克、移行性病變等。分為革蘭氏陽性球菌敗血症、革蘭氏陰性桿菌敗血症和敗血症。敗血症是非白血病,由血液中的細菌感染引起,在小兒患者中比較常見,用抗生素可以治癒,但需要配合醫生積極治療。通常沒有後遺症!
步驟/方法:
1.各種致病菌都能引起敗血症。常見的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腦膜炎雙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奇蹟變形桿菌、沙門氏菌屬、克雷伯氏菌屬等。當人體抵抗力下降時,致病性較低的細菌或條件致病性細菌,如表皮葡萄球菌,也能引起敗血症。
2.感染中毒的大多數症狀開始時很迅速,先是發冷或寒戰,然後是高熱、變異熱、弛張熱或瀦留熱;虛弱、嚴重營養不良和小嬰兒可能沒有發熱,甚至體溫低於正常。精神壓抑或煩躁,嚴重者可出現面色蒼白或青灰色,意識模糊。末期四肢厥冷等。
3.其他症狀重症患兒常伴有心肌炎、心力衰竭、神志不清、嗜睡、昏迷、少尿或無尿等實質器官受累症狀。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將繼續開展 "我的孩子我做主"、"我的孩子我做主"、"我的孩子我做主 "等活動。
4.初步考慮敗血症時,不能確定致病菌,可先使用兼顧革蘭氏陽性球菌和革蘭氏陰性桿菌的廣譜抗菌藥物,或對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感染採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和青黴素類抗生素聯合使用。
注意事項:
控制感染源。不要過早地擠壓或切割已經形成的癤子,以避免細菌擴散和形成敗血症。儘量避免損傷皮膚黏膜;及時發現和治療感染性病變;各種診斷和治療操作應嚴格無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