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幾年的臨床工作中發現,疥瘡患者明顯增多,但很多患者在就診之前常被誤診為“溼疹”、“過敏性皮炎”等,使用大量藥物治療,沒有明顯好轉,病情反而加重。甚至有的患者被誤診時間長達2年以上,不僅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和精神上的負擔,還大大增加了治療的難度,並且還會傳染給家人或朋友,引起連鎖反應。
疥瘡俗稱“鬧瘡”、“疳瘡”,是由疥蟲寄生在人體皮膚表皮層內引起的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該病分佈很廣,世界各國都有,我國建國前疥瘡流行於廣大農村城鎮,建國後一度被消滅。但自20世紀70年代又有所流行,至今發病率仍較高。這可能與外出務工人員、住校生增多以及出差或旅遊等住賓館的人群增多,導致相互傳染的機會增加有關。
疥瘡可以通過直接接觸傳染,如性接觸傳播,與患者同臥一床、握手、擁抱等方式,都可以傳染上疥瘡。疥蟲除在人身體上活動外,還可以在衣服、被褥、床單、枕巾、毛巾上活動,因此也可通過病人使用過的這些東西間接傳染。疥蟲多寄生在人體皮膚較薄嫩的部位,如手指縫及其兩側、手腕屈側、肘窩、腋窩前緣、臍周、下腹部、外陰部、腹股溝、臀部、大腿上部內側、女性乳房皺襞處等,頭面部和掌蹠一般不受侵犯(嬰幼兒除外)。皮損多為針尖大小或米粒大小的丘疹和丘皰疹或小水皰。由於疥蟲夜間的活動增加,患者皮膚常在夜間瘙癢劇烈,從而影響睡眠。長時間撓抓可以繼發感染其他系統疾病,如溼疹,膿皰瘡,毛囊炎,腎炎等從而增加治療的難度。
如果疥瘡沒有得到很好控制,部分男性患者除有典型的疥瘡皮疹外,在陰囊、陰莖皮膚上會形成黃豆粒至玉米粒大的淡紅色或紅褐色結節,劇烈瘙癢。女性患者多發生在在頸部、腋窩、乳房下面,大腿內側等皮膚薄嫩的地方。疥瘡結節是疥瘡嚴重後的一種表現,消退比較慢,身體其他部位皮疹治癒後,結節卻長時間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