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停經 生育年齡有性生活史的健康女性,平時月經週期規則,一旦月經過期10日或以上,應疑為妊娠。若停經已達兩個月,妊娠的可能性更大。停經是妊娠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症狀,但停經不是妊娠所特有的症狀,應予以鑑別。產後哺乳期也可有停經現象。
2.早孕反應 約60%婦女於停經6周左右出現畏寒、頭暈、乏力、嗜睡、流涎、食慾不振、喜食酸物或厭惡油膩、噁心、晨起嘔吐等症狀,稱早孕反應(norning sickness)。噁心、晨起嘔吐與體內HCC增多、胃酸分泌減少以及胃排空時間延長可能有關。早孕反應多於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約持續2個月左右自行消失。
3.尿頻 於妊娠早期出現尿頻,增大的前傾子宮在盆腔內壓迫膀胱所致,當子宮逐漸增大超出盆腔後(約在妊娠12周以後),尿頻症狀自然消失。
4. 乳房變化 體內增多的雌激素促進乳腺腺管發育及脂肪沉積,孕激素促進乳腺腺泡發育。催乳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皮質醇和表皮生長因子協同作用,使腺體幹細胞分化為腺泡細胞和肌上皮細胞。查體可見乳房逐漸增大,感乳房脹痛。哺乳婦女妊娠後乳汁明顯減少。乳頭及乳暈著色加深,由於皮脂腺增生,乳暈周圍出現深褐色結節——蒙氏結節( Montgomery's tubercles )。
5. 皮膚色素沉著 部分的女性會出現面頰部及額頭部出現深褐色結節,稱妊娠斑,典型者呈蝴蝶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