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3-15 20:09

  雞眼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疾病,一些治療方法很難對它起到殺傷作用,下面小編介紹一些有用的治療方法。

  鞋應適足,不穿過緊過硬鞋,鞋內襯厚軟鞋墊,腳有畸形者,應進行矯治。

  1.局部治療 市售雞眼膏:先用熱水浸泡患處,剝去表層角質增生部分,並可能將中心角質栓小心剝去,將雞眼膏對準此核心部位貼敷。每週換藥1次,換藥前剝去浸白部分,直至損害脫落。

  50%水楊痠軟膏或水楊酸火棉膠。先按雞眼損害大小將橡皮膏剪一小口,貼於皮損周圍,用於保護正常皮膚,將藥塗於皮損表面,再蓋以橡皮膏固定,每24~48h更換1次,換藥前剝去皮損浸軟發白部分,直至損害脫落。

  2.物理療法 可用CO2激光治療:局部消毒、局麻後以CO2激光燒灼。可用液氮冷凍患處,但有較明顯疼痛。

  3.手術切除 一般不需麻醉,用尖手術刀先在角質肥厚邊緣處沿損害周圍平行方向作一環狀切口,用有齒鑷子夾住,並沿青線進刀,深入基底,即可將雞眼挖出,然後用消毒藥膏紗布包紮。

  4.中醫療法 中藥鴨膽子搗爛後局部貼敷,用藥前將膠布剪一同雞眼大小一致的圓孔,貼在患處,保護周圍皮膚,將藥敷在皮損上,再蓋一膠布固定。五天換藥一次。

  (1)水晶膏外貼。

  (2)金毛狗脊30g、地膚子30g煎水泡腳,每次熱泡30min,1次/d,10天為一療程。

  小編寄語:雞眼雖然不影響美觀但是對患者來說造成的局部疼痛是十分劇烈的,希望患者朋友看過這篇文章後會有比較顯著的療效。

腳底長雞眼怎麼辦相關文章
雞眼和胼胝是皮膚由於長期受擠壓或受摩擦而發生的角質性增生。雞眼一般都出現在腳趾,為圓錐形角質增生,胼胝則為斑塊狀角質增生。主要發生於手、足、指、趾受摩擦或擠壓部位。 腳上為甚麼會長雞眼?雞眼的形成是由於足底或足趾長期受壓和摩擦,如穿不合適的鞋及大量運動,致使局部皮膚過度增厚形成圓錐形角質物,尖端深入皮內,基底露於外面。好發於經常行走或長久站立的人中,往往與職業有關。 最常見的就是發生在鞋子內部不
發布於 2022-10-23 02:14
0評論
中醫療法 a.藥物腐蝕 如水楊酸。可將橡皮膏中央剪一圓孔,大小與雞眼一致,貼於患處,將雞眼露出,撒上水楊酸粉,再用橡皮膏封蓋。一般3~5天換藥一次,每次換藥前清除殘留藥粉後,用熱水泡足,並颳去軟化的角質,直至全部剔除雞眼。 b.中藥貼敷 用鮮半夏、鴉膽子仁等中藥搗爛貼敷,方法同上。此外,市售雞眼膏在雞眼上,外蓋膠布固定,一般3日換藥1次,至脫落為止。 c.燻灼法 睡前將紙菸、艾條、香條或易燃木棒
發布於 2024-11-05 07:08
0評論
雞眼是由長期摩擦和受壓引起的圓錐形角質層增厚,有角質中心核,尖端深入皮內,基底露於外面。多見於青年人或小孩,好發於足底及足趾。雞眼可壓迫局部的感覺神經,而引起劇烈的疼痛,致使病人走路艱難。當去除局部壓迫或摩擦的病因後,多數雞眼可逐漸變軟,恢復為正常皮膚。治療雞眼首先除去施加於皮膚上的壓迫和摩擦,多數雞眼可自行消退,若不除去壓迫和摩擦,雞眼將難以治癒。去除雞眼可直接用熱水浸泡患處,削去表層角質增生
發布於 2022-12-13 10:35
0評論
在通常情況下瘊子發作於臉上、脖子、四肢及腳上,卻有很少的人長在腳底下,腳底長瘊子是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才出現的,腳底長瘊子在醫學上又稱之為蹠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到叫上所引起的增殖症狀。然而有些人卻把腳底長瘊子誤認為雞眼,按雞眼的方法去治療。那麼腳底長瘊子與雞眼有甚麼區別呢?我們聽專家是怎麼介紹的。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1、腳底瘊子可長在腳部任何部位,但很少出現在受力部位;而雞眼只會出現在受
發布於 2024-11-05 07:35
0評論
穿著舒適的鞋子 這點尤其值得女性注意,她們愛穿的高跟鞋是造成腳部疾病的元兇之一。太緊的鞋可以導致槌狀趾、雞眼、嵌甲,還有腳痛。大小適中的鞋子可以防止你的雙腳起老繭、水泡。 不上班的時候最好多穿平底休閒鞋。選鞋的時候要注意,你10年前的尺碼和現在有差別,一般人的雙腳隨年齡增長而慢慢變大一點。 鞋子的材質也要注意,儘量選用透氣性好的。備有幾雙鞋換著穿——這點對於女士可能不需要強調了。 散步 適當散步
發布於 2024-11-05 07:21
0評論
概述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腳上長水泡是比較常見的事情,可能很多人也常會遇到這種情況,腳上長水泡引起的原因也比較多,而對於不同的原因導致的水泡,解決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很多人腳底長水泡,由於找不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導致腳底長水泡的症狀得不到明顯的改善,反覆發作影響著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那麼,腳底長水泡怎麼辦?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步驟/方法: 1、 首先,腳底長水泡一定要找出誘因,針對性的治
發布於 2023-08-02 18:52
0評論
足底反射區按摩是由吳若石神父引入臺灣其後傳到世界各地。腳底按摩的原理是以刺激腳底反射區(中醫稱為穴位),透過神經(中醫稱為經脈),令相對應的器官產生反應和功能,使血液循環順暢,排除積聚在體內的廢物或毒素,使新陳代謝作用正常運作,達到治療的效果。腳底按摩接觸不會的傳染的。雞眼就是局部皮膚角質層增生,常常發生在足底。趾間、趾背和小趾外側等長期受摩擦和壓迫的部位。鞋子不合腳或過緊是引起雞眼的常見原因。
發布於 2024-11-05 07:28
0評論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淨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腳氣 (2)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朮、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後,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4)木瓜30克,甘草30克。將上藥水煎取汁,侯溫後
發布於 2024-10-25 12:21
0評論
雞眼(c1avus)與胼胝是由於長期摩擦和受壓引起的角質增生性損害,好發於手掌及足蹠。 【臨床表現】 (一)雞眼一般如豆大或更大,表面光滑與皮面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呈淡黃或深黃色,中心有倒圓錐狀的角質栓,嵌入真皮。由於其尖端壓迫神經末梢,故行走時引起疼痛。雞眼多見於足蹠前中部、小趾外側或拇趾內側緣,也見於趾背。發生於4一5趾間的雞眼,受汗浸漬,呈灰白色浸軟角層。稱為軟雞眼。 (二)胼胝為蠟黃色
發布於 2022-12-15 15:07
0評論
1雞眼是身體某部位皮膚受到長期摩擦或擠壓導致角質層增厚而引起的,其為嵌入皮內的圓錐形角質栓。雞眼一般為黃豆大小並稍高於皮膚的硬結,顏色呈淡黃或深黃色。 2長期穿不合腳鞋子:不合腳鞋子易形成腳墊、厚繭,如若此時不注意糾正,可導致腳部局部結構畸形,日久發展即可出現腳雞眼。 3長期站立或行走:長期的站立或行走可增加腳部的負重,更容易造成腳部局部皮膚受擠壓或摩擦,也是導致雞眼出現的一個因素。 4因職業引
發布於 2024-04-20 05:5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