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口腔粘膜的出血,如牙齦,以及拔牙手術後的出血,由全身或局部因素引起。也可以由其本身在口腔內的來源或來自口腔內鄰近的解剖部位來判斷。
口腔自身粘膜來源的出血最常見的部位是牙齦。出血的部位可以是整個牙齦或侷限於個別牙齦。最常見的原因是慢性牙齦炎、牙周炎、齒間乳頭炎和牙齦增生。齦緣和齦乳頭髮紅、腫脹、鬆弛,甚至增生。通常在受到局部機械刺激時引起出血,出血量不大,可自行停止。在去除局部刺激物,如牙垢、軟質牙石和嵌入的食物後,炎症會很快消退,出血也會很快停止。不太常見的情況,如妊娠期牙齦炎和牙齦腫瘤以及壞死性牙齦口炎,可能會伴有出血、牙齦疼痛和早晨唾液中的血凝塊。長期使用抗凝血藥物也會引起整個牙齦或牙齦個別部位的出血。
口腔粘膜的潰瘍有時可引起口腔出血。例如複發性口腔潰瘍和癌性潰瘍,它們會引起局部血管破裂。不良修復體的尖銳邊緣或釦環的尖銳尖端,以及由咬合創傷引起的外傷性口腔潰瘍也可引起口腔出血。
近年來,由於中老年人長期使用抗凝血藥物,拔牙和牙周洗牙(俗稱洗牙)後出血的病例逐漸增多。此外拔牙手術中的軟組織損傷、拔牙窩內炎性肉芽組織刮除不徹底、牙槽骨骨折、過度漱口、傷口反覆刺激等也是引起拔牙後出血的常見局部因素。
與口腔相鄰的解剖部位的出血也可能表現為口腔出血,例如,鼻咽部、咽部、喉部和氣管以及肺部疾病都可能在口腔中發現出血癥狀。但是,根據出血量和血的顏色,可以分別作出鑑別診斷,並進行對症治療。
口腔出血常常是血液病和造血病的常見首發症狀和/或併發症,大多是由於血小板數量減少或血小板質量差,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和脾功能亢進導致口腔粘膜出血或粘膜下滲出。患者常常表現為全口牙齦腫脹、大量出血、口腔內有大量血塊,而且範圍很廣,不會自行停止。
口腔出血的治療必須針對出血的來源和原因,進行對症治療,才能徹底治癒。如果你正在預防性地服用抗凝血藥物,可以在口腔治療前停藥5天左右。但是,在冠心病、高血壓、安裝心臟起搏器、血管支架或心臟瓣膜手術後,不能輕易停用抗凝藥物,必要時需要與相關醫生協調會診。發生口腔出血時,一定不要反覆吸吮、過熱飲食、反覆漱口等,可暫時用冰袋冷敷或紗布壓迫的方法止血,並及時到口腔科作進一步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