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4-23 17:10

  猩紅熱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經呼吸道感染而引起。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能引起很多疾病,在這些病人的鼻咽部存在大量的這種細菌,所以有很強的傳染性,這類病人和帶菌者都是猩紅熱的傳染源。尤其是那些沒有皮疹的感染者或病人,在猩紅熱的傳播上比猩紅熱病人更危險,因為他們不易被發現。猩紅熱的流行特點及傳播途徑

  乙型溶血性鏈球菌主要存在於人的上呼吸道,如鼻咽部,並在粘膜表面的分泌物中生長繁殖。人們在咳嗽、大聲說話或喊叫時把帶菌的飛沫散佈到空氣中,抵抗力差的人直接吸入這種帶菌的飛沫就會被感染,這是猩紅熱的主要傳播方式。另外,易感者接觸了剛剛被病人汙染過的食物、食具、玩具、手巾、衣被等,也能受到傳染,但這種間接傳染比較少見。病菌有時可通過外傷侵入人體而發病。

  猩紅熱的傳染途徑主要是因吸入病人排出的飛沫,或與病人直接、密切地接觸而感染,鼻腔帶菌者更容易傳播疾病。在人群聚集的場所,如託兒所、幼兒園、學校等場所,特別容易出現局部的流行。此外,家庭也是重要的傳染場所。

  猩紅熱的傳染性非常強,通常在發病前24小時至疾病高峰期,傳染性最強。患猩紅熱的寶寶如果與正常人接觸,就會通過飛沫直接傳染他人。然而,最重要的傳染源是被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非猩紅熱患者,如急性扁桃體炎、咽炎或其他呼吸道有鏈球菌感染但未發病的帶菌者等。

猩紅熱傳染嗎相關文章
1、一般治療:做好呼吸道隔離,急性期應臥床休息;供給充足水分和營養;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繼發感染。 2、抗菌治療:首選青黴素,足量靜滴,療程7~10天;重症病人加大青黴素用量,並予靜脈注射,或兩種抗生素聯合應用;、頭孢黴素等藥物。 3、居室應通風,有條件時儘量讓患兒隔離獨居,避免傳染給別人,也可防止其他感染。在急性期要臥床休息,為防止猩紅熱引起的心肌炎、腎炎,病兒應絕對臥床2~3周。 4、飲食可給
發布於 2023-05-28 06:38
0評論
1、銀花桑葉粥 銀花、桑葉各10克,蘆根15克,淡豆豉6克,粳米60克,前四味共煎3~5分鐘.去渣濾汁,加粳米煮粥,白糖適量調味後食用。每天1劑,連服2天。 適用於猩紅熱初期。 2、貝母蒸鮮梨 貝母(搗碎)、玉竹各6克,梨3個,冰糖3克。將梨去頂挖核。將貝母、玉竹、冰糖裝入梨內,用切掉的梨封口,放碗內蒸熟吃梨。每次吃1個,每天3次,連用3~4天。 適用於猩紅熱之恢復期。 3、雙參粳米粥 沙參、元
發布於 2024-04-23 17:30
0評論
1、銀花桑葉粥 銀花、桑葉各10克,蘆根15克,淡豆豉6克,粳米60克,前四味共煎3~5分鐘.去渣濾汁,加粳米煮粥,白糖適量調味後食用。每天1劑,連服2天。 適用於猩紅熱初期。 2、貝母蒸鮮梨 貝母(搗碎)、玉竹各6克,梨3個,冰糖3克。將梨去頂挖核。將貝母、玉竹、冰糖裝入梨內,用切掉的梨封口,放碗內蒸熟吃梨。每次吃1個,每天3次,連用3~4天。 適用於猩紅熱之恢復期。 3、雙參粳米粥 沙參、元
發布於 2024-10-22 22:03
0評論
1、呼吸道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受冒、猩紅熱、流行性腮腺炎及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均屬於呼吸道傳染病,這類傳染病病原體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病原體主要通過飛沫、空氣傳播的,多發生在冬春季節。 2、消化道傳染病:如細菌性痢疾、病毒性、傷寒、絲蟲病和蟯蟲病等均屬於消化道傳染病。這類傳染病原體的原始部位是消化道及附屬器官,病原體主要是通過飲水和食物傳播的。多發生在夏、秋季節。 3、血液傳染病:也叫蟲
發布於 2024-10-22 21:49
0評論
對於猩紅熱這種常見的疾病,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是對於猩紅熱患者的症狀,我們是否有全面瞭解,只有全面瞭解猩紅熱的症狀,我們才能及時發現疾病並及時治療,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猩紅熱的症狀,希望能幫助大家。 1.發熱:85%~97%患者有發熱,多為持續性,可高可低,近年來發熱輕而短者增多。伴有頭痛、食慾缺乏和全身不適等。脈搏增速,常超過體溫增高的比例,小兒尤甚。熱度的高低與持續時間與皮疹的輕重和變化一致
發布於 2025-01-29 09:29
0評論
猩紅熱是由溶血性鏈球菌(A族乙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患者多為兒童。主要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汙染的食品、食具等而傳染。臨床表現以高熱及全身細小密集紅斑為特徵。同時在本病的發病過程中還可見到四種特異性表現,即楊梅舌、帕氏線、環口蒼白圈和手套、襪套樣脫屑。那麼這些體徵具體如何,又是何時出現的呢? 本病潛伏期2~5天,起病急劇,突然高熱、頭痛、咽痛、噁心、嘔吐等。若細菌是從咽部侵入的,則扁桃體紅腫,可
發布於 2024-04-23 17:23
0評論
1、抗生素療法:青黴素是治療猩紅熱和一切鏈球菌感染的首選藥物,早期應用可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4萬-8萬U/(kg.d),分2次注射.病情嚴重者可增加劑量。為徹底消除病原菌、減少併發症,療程至少10天。對青黴素G過敏者可用紅黴素20-40mg/(kg·d),分3次口服,嚴重時也可靜脈給藥,療程7-10日。如果孩子對青黴素過敏,可以選用紅黴素、林可黴素或者頭孢類抗生素等。 2、對症治療:高熱可用較
發布於 2024-10-22 21:42
0評論
“猩紅熱”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冬春兩季發病較多。兒童期發病率較高,6個月以內的嬰兒很少發病。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在陽光不足、空氣不流通、人口擁擠的室內,較易發病。主要表現為發熱、咽痛、咽峽部明顯充血、扁桃體紅腫,全身出現瀰漫性密集針尖大小的猩紅色皮疹,壓之退色,有瘙癢感。一週左右,體溫開始下降,疹退後皮膚呈小片或大片脫皮。常見併發症為急性腎炎及風溼
發布於 2025-01-29 09:43
0評論
1、呼吸道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受冒、、、猩紅熱、、流行性腮腺炎及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均屬於呼吸道傳染病,這類傳染病病原體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病原體主要通過飛沫、空氣傳播的,多發生在冬春季節。 2、消化道傳染病:如細菌性痢疾、病毒性、傷寒、、絲蟲病和蟯蟲病等均屬於消化道傳染病。這類傳染病原體的原始部位是消化道及附屬器官,病原體主要是通過飲水和食物傳播的。多發生在夏、秋季節。 3、血液傳染病
發布於 2025-01-29 09:49
0評論
北京市猩紅熱檢測和疫情處置工作方案(試行)中提到:①儘早隔離治療猩紅熱病人,隔離期為7天。隔離治療的托幼兒童或學生,待疾病痊癒後方可復課、復園。②對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7天。注意觀察其體溫、皮膚及咽部情況,對可疑人員勸其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因每個孩子的病情不同,隔離期需要醫生根據孩子的病情來確定,所以一定要按照和醫生約定的時間去複診,由大夫來告訴您患兒是否可以復課、復園。
發布於 2022-11-26 21:5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