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齊的預防十分重要,完全預防心律失常發生有時非常困難,但可以採取適當措施,減少發生率,要做到以下幾點:
(1)預防誘發因素
一旦確診後病人往往高度緊張,焦慮,憂鬱,嚴重關注,頻頻求醫,迫切要求用藥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誘因的防治,常造成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常見誘因:吸菸,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感冒發燒,攝入鹽過多,血鉀,血鎂低等,病人可結合以往發病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避免可能的誘因,比單純用藥更簡便,安全,有效。
(2)穩定的情緒
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精神放鬆,不過度緊張,精神因素中尤其緊張的情緒易誘發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避免過喜,過悲,過怒,不計較小事,遇事自己能寬慰自己,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球賽等。
(3)自我監測
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時,病人自己最能發現問題,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狀,若能及時發現及時採取措施,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律失常,如發現出現心律失常的臨床症狀,應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積極治療,防止拖延病情,造成嚴重的後果和不可逆的併發症,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徵象或稱前驅症狀,如心悸感,摸脈有“缺脈”增多,此時及早休息並口服安定片可防患於未然。
有些病人對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療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當發生時用以往的經驗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病人,發作後立即用刺激咽喉致噁心嘔吐,或深呼吸動作,或壓迫眼球可達到刺激迷走神經,減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馬上轉復。
(4)合理用藥
心律失常治療中強調用藥個體化,而有些病人往往願意接收病友的建議而自行改藥,改量,這樣做是危險的,病人必須按醫生要求服藥,並注意觀察用藥後的反應,有些抗心律失常藥有時能導致心律失常,所以,應儘量少用藥,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檢查身體
定期複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藥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藥後應定期複診及觀察用藥效果和調整用藥劑量。
(6)生活要規律
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保證睡眠,因為失眠可 誘發心律失常,運動要適量,量力而行,不勉強運動或運動過量,不做劇烈及競賽性活動,可做氣功,打太極拳,保持標準體重,洗澡水不要太熱,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養成按時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飲食要定時定量,節制性生活,不飲濃茶不吸菸,避免著涼,預防感冒,不從事緊張工作,不從事駕駛員工作。
(7)積極預防和治療
引起心律失常的基礎疾病,控制患病的各種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控制和預防風溼活動,禁菸限酒,避免受涼,細菌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