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高血壓是一個非常難根治的病,屬於世界性的難題,而且科學家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去研究,目前很難找出具體的病因。高血壓如果沒注意好也會引起面癱的,只能是預防為主,患者往往需要長期吃藥,一旦停藥就開始反彈了,高血壓降下來了之後是不會面癱的,但是血壓升上去還是一樣會面癱的。正常人的血壓隨內外環境變化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在整體人群,血壓水平隨年齡逐漸升高,以收縮壓更為明顯,但50歲後舒張壓呈現下降趨勢,脈壓也隨之加大。近年來,人們對心血管病多重危險因素作用以及心、腦、腎靶器官保護的認識不斷深入,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也在不斷調整,目前認為同一血壓水平的患者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不同,因此有了血壓分層的概念,即發生心血管病危險度不同的患者,適宜血壓水平應有不同。
步驟/方法:
1、 治療目的及原則降壓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減少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降壓治療應該確立血壓控制目標值。另一方面,高血壓常常與其他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合併存在,例如高膽固醇血癥、肥胖、糖尿病等,協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險,治療措施應該是綜合性的。
2、 降壓藥物治療(1)降壓藥物種類①利尿藥。②β受體阻滯劑。③鈣通道阻滯劑。④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⑤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2)治療方案大多數無併發症或合併症患者可以單獨或者聯合使用噻嗪類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治療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遞增劑量。臨床實際使用時,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狀況、靶器官損害、併發症、合併症、降壓療效、不良反應等,都會影響降壓藥的選擇。2級高血壓患者在開始時就可以採用兩種降壓藥物聯合治療。
3、 (1)改善生活行為①減輕體重。②減少鈉鹽攝入。③補充鈣和鉀鹽。④減少脂肪攝入。⑤增加運動。⑥戒菸、限制飲酒。(2)血壓控制標準原則上應將血壓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水平。(3)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協同控制降壓治療後儘管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血壓升高以外的多種危險因素依然對預後產生重要影響。
治療方案
患上這種病也是很痛苦的,而且還會有面癱的風險,不光是天天吃藥,而且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要注意的,尤其是面癱了,基本上就是臉部不能活動了,整個身體很不協調。要想預防面癱,主要還是治療預防為主,面癱即面神經麻痺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常見病,有中樞型和周圍型兩類,一般症狀是口眼歪斜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其治療現在康復科搞得比較好,可考慮做個面部操,針灸,旋磁療等,效果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