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1-27 12:31

  常有癌症患者在面對根治術後即將進行的放化療產生猶豫,要不要做術後的放化療?放化療會導致復發和轉移嗎?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患者有這樣的疑問:“我已經經歷了根治性手術,病灶已切除。既然沒有病灶了,還需要再做放、化療嗎?”這是因為惡性腫瘤大多是浸潤性生長,如同樹根在地下蔓延一樣,手術可以切除肉眼可見的大體腫瘤,但有些需要顯微鏡才能發現的亞臨床病灶,手術有時難以切盡,從而成為復發的根源。而術後放療可以最大限度預防病灶部位的局部復發,全身化療則可以降低遠處轉移的風險。也就是說,將體內的癌細胞消滅在一定範圍之內,達到“除惡務盡”的目的。

  有的患者會問:“為甚麼有的患者術後不需要做放化療,而我需要做呢?有的患者只需要做化療,而我還需要做放療呢?”是否需要術後放化療是根據腫瘤的部位及術後的病理、分期、身體狀況來決定的。一般來講,分期越早(如I期和部分II期患者),術後需要接受放化療的可能性越小;分期越晚(如部分II期和III期患者),接受術後治療的可能性越大。

  舉例說明:某直腸癌患者的術後病理報告如下:(直腸)低分化腺癌,癌組織穿透固有肌層達漿膜下(pT3),脈管內可見癌栓,斷端未見癌累及,腸繫膜淋巴結(3/20枚)可見癌轉移。若除外遠處轉移,該患者的術後診斷為直腸低分化腺癌pT3N1M0 IIIB期。根據國際通用的臨床實踐指南,該分期的患者需要進行術後放療和化療。接受正規而足療程的術後放化療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復發和轉移風險。而同樣的IIIB期,如果是病灶出現在結腸,則不推薦放療,只需做夠足療程化療即可,這是因為直腸癌更容易出現局部復發,且結腸可隨腸道蠕動而移動位置,難以準確定位。

  術後的放化療後多在術後一個月左右開始,此時的患者剛從手術的打擊中恢復,又要開始接受治療,聽說這些治療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副作用,難免心生畏懼,一部分患者就會產生放棄治療的念頭,認為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能耐受。筆者在這裡奉勸患者朋友,此時一定要多聽取腫瘤專科大夫的建議。術後一個月需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包括血液檢查和影像學檢查,是否耐受放化療,大夫會根據您的身體狀況和檢查結果給出建議,而不是患者本人想當然做出的決定。需要提醒的是,術後輔助治療可降低復發和轉移風險,但多限於術後的3-6個月之內,若超過6個月再做放化療,起到的作用大打折扣,多數不再推薦輔助治療。另外,放化療本身不會導致復發或轉移,但不建議以摧毀身體為代價,不惜一切去放化療,應量力而行,做到“治病留人”。

  有的患者會問:中藥有預防復發和轉移的作用嗎?可不可以用中藥治療代替術後輔助放化療?正確的答案是:針對術後需要放化療的患者,中、西醫治療是並駕齊驅的兩輛馬車,或者說像兩條腿走路,缺一不可。中醫中藥已流傳和運用了幾千年,證實其無論在治病還是防病上都確有療效。中醫藥的治療可以貫穿癌症治療的全過程,包括手術前後、放化療期間、停藥觀察階段,甚至癌症晚期。術後的患者氣血耗傷、身體虛弱,可運用中藥補氣養血,扶助正氣,以最快的速度促進機體恢復。放療部位不同,可能會出現放射性的口腔黏膜炎、食管炎、肺炎、直腸炎等,患者表現為口腔潰瘍、咽痛、口乾、嚥下後胸骨後疼痛、腹瀉等;化療則可能出現乏力、厭食、噁心、嘔吐、脫髮、手足麻木、血象下降等,此階段中醫藥可以根據患者的不同症狀採用個體化治療,通過不同形式,如口服、輸液、外用、針灸等,盡最大可能的減輕放化療帶來的副作用,緩解症狀,保證患者生活質量,使放化療得以順利進行。

  總之,對於術後需要輔助放化療的患者,一味追求放化療,摒棄中醫;或盲目誇大中醫藥的作用,拒絕放化療,都是不可取的。

癌症患者術後是接受放化療還是中醫治療?相關文章
一、放療區皮膚會出現哪些變化,如何處理?變化放療數日後,放療區皮膚出現的最早表現是皮膚紅斑,這是放療後血管反應的結果。隨著放療次數的增加放療區皮膚會出現色素沉著和毛孔增大變黑的現象,有的人還會出現照射區皮膚髮生小水皰,此時如不及時停止照射,就會進一步發展,出現皮膚破潰,流水甚至形成潰瘍。以上就是我們所謂的由輕到重的皮膚放射反應,儘管在放療的同時周圍未被照射的正常皮膚細胞也會不斷增生,不斷修復和愈
發布於 2023-02-25 01:41
0評論
放化療即放療和化療,是癌症常用的治療方法,臨床上也會引起副作用,主要包括乏力、發熱、噁心嘔吐、脫髮等危害。當出現不良反應後,建議及時告知醫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緩解不適。1、乏力:放療以及化療主要採用藥物或射線等方式來殺滅癌細胞,但治療過程中,也會對正常細胞產生影響,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可出現全身乏力、疲勞等不適症狀;2、發熱:治療期間還可能會釋放內源性致熱原,同時由於機體抵抗力低下,容易出現感染
發布於 2023-08-03 02:22
0評論
肺癌患者由於抵抗力低下,常可出現感染。感染的主要部位為呼吸道、腸道、膽系及腹腔。肺癌晚期感染引起的發燒,主要由細菌引發,真菌感染也不少見,癌性發熱在肺癌患者中較為常見,多為持續低度到中度發熱。 發燒的原因應該為病灶治療後發生變性、壞死引起的炎症反應,是不可避免的併發症,一般是下午發燒為主。化療發燒是根據藥物個人的體質、抵抗力、免疫力而定的。抵抗力薄弱,免疫力低。化療後,個人的機體反應不一樣。因此
發布於 2023-01-27 09:17
0評論
患者:閉經泌乳2年多,今年初做核磁檢查出垂體腺微瘤,7月9日做了垂體瘤手術,術前泌乳值是130,術後是27.68(正常2-29.2),術後一個月的時候檢查泌乳值是34.8(正常1.9-25),現在術後一個半月了,仍然有泌乳現象,並且還是沒有來月經。請問我現在還要接受甚麼治療?醫生:你的情況應該再等一個月左右複查泌乳素,如果還是高於正常,要考慮服用溴隱亭治療。
發布於 2022-10-10 03:58
0評論
手術是治療早期宮頸癌的主要方法,手術以後下一步怎麼辦,甚麼情況下需要補充放療、化療或放化療,目前在很多醫生中仍存意見不一的情況,在基層醫院中這種現象更為混亂,甚至某些三甲醫院的醫生亦是如此,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困惑。事實上,這不是沒有指南可依的。NCCN的宮頸癌治療指南即是當今全世界普遍採用的宮頸癌臨床處理標準,其中對於宮頸癌術後補充治療的原則有詳細描述。根據2013最新版NCCN宮頸臨床實踐指南,
發布於 2022-12-20 10:40
0評論
概述 你好這位患者,現在我國的食管癌治療方式有很多種,混合治療起到非常理想的效果,最好在術後給予放療互相配合,這樣能夠有效促進恢復。食管癌是目前十分普及的一種消化道腫瘤,特別是中國,它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差距非常巨大,早期出現的一般會有下嚥困難,然後要服用半流食的食物,到了最後甚至連水和唾液都吞不下,所以所以患者一旦有類似症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步驟/方法: 1、 放射治療,放射治
發布於 2023-03-27 06:07
0評論
概述 我有個朋友的爸爸得了癌症,家裡很有錢,說是不管花多少的錢都要把這個病治好,就到處的打聽哪裡的藥好醫生好,還有就是地方上有沒有土中醫,現在雖然已是晚期了,但是人的精神狀態還是可以的,主要也是靠平時保養得當,他現在打聽到化療其實都是沒有用的,也不知道到底是聽哪一個人說的,現在就不去化療乾脆就在家保守治療,吃中草藥,真的是化療沒用嗎? 步驟/方法: 1、 真的,癌症病人如果是去化療的話只會是
發布於 2022-11-14 04:49
0評論
概述 我想了解一下關於癌症的治療方法的問題,我發現現在對於癌症的治療方案,主要就是這麼三大類,早期的癌症就會採用外科手術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如果到了中期或者是晚期的話,醫生就會建議採取放療或者是化療來進行治療。所以我就有一個問題,在治療癌症的過程當中,到底是化療的效果更好一些,還是放療的效果會更好一些,相對而言哪一種,身體的傷害比較小。 步驟/方法: 1、 無論是放療也好還是化療也好,他們都在
發布於 2023-10-06 16:37
0評論
概述 以前在韓風很流行的時代,那些韓劇一般是感動得讓坐在電視機前面的人哭得稀里嘩啦、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尤其是當苦苦痴戀的主人公的其中一個被確診為癌症的時候,人們甚至開始憤恨不平編劇的殘忍,不能讓他們有個花好月圓的大結局嗎?他們都很年輕啊。然而事情就是那麼殘酷的,因為癌症在全球,尤其是食管癌有低齡化的趨勢。 步驟/方法: 1、 食管癌放化療後食道發痛是因為放療的副作用引起的,除此之外,食道癌的
發布於 2023-03-27 06:31
0評論
銀耳湯可以用糖來調味,一般是放冰糖的比較多,沒有冰糖的時候也可以放白糖,但是白糖的甜味沒有冰糖那麼濃,需要放比較多。放冰糖和白糖都可以的,我們來看看白糖和冰糖的區別吧。 紅糖、白糖、冰糖都來自於甘蔗。先做出紅糖,經提煉後做成白糖,白糖脫水結晶成為冰糖。 白糖是由甘蔗和甜菜榨出的糖蜜製成的精糖。白糖色白,乾淨,甜度高。肺虛咳嗽者,口乾燥渴者,醉酒者,低血糖病人宜食白糖。 冰糖是砂糖的結晶再製品。冰
發布於 2024-02-13 05:0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