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至,大雪已過,氣溫逐漸降低,白天的氣溫經常低於零度。隨著天氣逐漸變冷,各種與氣溫相關的疾病呈現明顯的高發趨勢,比如心腦血管疾病、骨關節病等等,其中尤以頸肩腰腿痛等骨關節疾病給人們帶來的痛苦最為顯著。對於此類疾病,大家最習以為常的治療方法便是外用膏藥。那麼為甚麼膏藥能治病呢?該如何選擇膏藥呢?
膏藥外貼屬於中醫外科學的範疇,是中醫外治法中最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完美的體現了“讓良藥不在苦口”的治療理念。所謂外治,是相對於內治而言,同樣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進行診治。中醫外治法在中醫經典古籍中擁有詳盡的記載,《理瀹駢文》是最早的一部外治法專著,裡面記載:“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也。”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中藥外治的藥理吸收基礎大致分為兩方面,一是藥物通過毛孔進行吸收,二是通過皮膚細胞間隙進行吸收。皮膚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強大的“呼吸”功能,外用藥物通過恰當的方法可以通過皮膚粘膜很好的吸收與代謝。
因此,外用膏藥在辨證論治的指導下,不僅可以發揮應有治療作用,而且擁有內服藥物所不具有的優勢。比如外用膏藥的藥物組成部分中藥味繁多,更可應用部分口服具有一定毒副作用的藥味;外用膏藥經皮吸收,局部藥物濃度更高,局部治療療效更佳顯著;外用藥物使用方便等等。
那麼對於臨床常見的頸肩腰腿痛,藥房可買到的各類膏藥到底有甚麼區別?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頸肩腰腿痛基本屬於中醫痺症範疇。對於疼痛之理,簡單講不外乎“不通則痛、不榮則痛”。不通則痛,既是外感六淫、內傷七情、氣滯血瘀痰凝等阻滯經脈而致氣血不能通暢而致疼痛;不榮則痛既是氣血不能濡養而致疼痛。那麼在此基礎上我們來看看臨床常見外用膏藥該如何選擇。
麝香壯骨膏:主要組成部分是八角茴香、山柰、生川烏、生草烏、麻黃、白芷、蒼朮、當歸、乾薑、人工麝香、薄荷腦、冰片等。其主要組成藥物中除麝香外大致包括祛風除溼、溫陽散寒、活血通絡三類藥物。麝香一藥辛溫,歸心、脾經,功具開竅醒神、活血通絡、止痛等,在此膏藥中具有更大意義的是其芳香通絡,可引其他藥物通行經絡之間而起到更好地療效。對於關節酸重疼痛、遇風寒或冷溼的天氣明顯加重者尤適。
麝香虎骨膏:其主要成分除麝香壯骨膏中的大部分藥物外,尤以虎骨一味藥物最為重要。虎骨性味甘辛溫,歸肝、腎經,功能追風定痛,療關節氣冷,治膝脛腫痛。因此麝香虎骨膏相對於麝香壯骨膏而言,更適合關節腫痛、遊走性疼痛者。
活血止痛膏:主要成分為乾薑、山柰、白芷、甘松、大黃、生天南星、生半夏、沒藥、乳香、冰片、薄荷腦、牡丹皮、荊芥、細辛、辣椒、川芎、獨活、香加皮、丁香、桂枝、胡椒、蒼朮、陳皮、辛夷等等。其主要組成藥物以活血通絡、行氣止痛藥物為主,兼以祛風除溼、溫陽散寒。對於痛有定處、刺痛不移、膚色紫暗、舌質紫暗、舌下脈絡迂曲等瘀血阻滯者最宜。
傷溼止痛膏:主要藥物組成為生草烏、生川烏、乳香、沒藥、生馬錢子、肉桂、荊芥、老鸛草、香加皮、積雪草、骨碎補、白芷、山柰、乾薑等。其藥物成分以溫陽散寒、祛風除溼止痛為主,兼以活血通絡。適合於溼濁阻滯而致的重濁疼痛、酸楚等,如部分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
狗皮膏藥:主要成分為生川烏、生草烏、羌活、獨活、青風藤、香加皮、防風、鐵絲威靈仙、蒼朮、蛇床子、麻黃、高良薑、小茴香、官桂、當歸、赤芍、木瓜、蘇木、大黃、油松節、續斷、川芎、白芷、乳香、沒藥、冰片、樟腦、丁香、肉桂等等。狗皮膏藥是流傳最為久遠、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外用膏藥,其組成成分包含祛風除溼、溫陽散寒、活血通絡、芳香通竅等多種藥物,功效最為全面,適合於多種風寒溼痺、氣滯血瘀而致痺症等,但對於急性軟組織水中疼痛等不宜應用。
奇正消痛帖膏:主要組成藥物為獨一味、棘豆、薑黃、花椒、水牛角、水柏枝等。消痛貼膏與以上外用膏劑組成藥味相差最為明顯,其主要藥味獨一味是性味苦而微寒,有小毒,功能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水牛角鹹寒入血脈,功能清熱涼血解毒;水柏枝辛甘溫,祛風除溼止痺痛。因此奇正消痛貼膏對於新舊瘀血阻滯而致的疼痛作用顯著,對於跌打損傷久而形成的“老傷、舊傷”更加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