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好動”與“多動”
兒童的“好動”和兒童多動症似乎一樣,其實是不難區別的。
一是有無目的性 好動兒童的活動是有目的的、有序的;多動症兒童的活動是無目的的、雜亂的。
二是有無離奇性 好動兒童即使特別淘氣,他的好動並不離奇,能為人們所理解;多動症兒童的多動,則離奇得讓人難於理解。
三是有無選擇性 這一條最關鍵。兒童的“好動”常常在活動內容和場合上具有選擇性,比如在學習活動上表現為“好動”,而在看電視或做遊戲等孩子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上,則能專心致志;多動症兒童的“多動”在活動內容和場合上是沒有選擇性的,不論甚麼場合甚麼活動都不能使其安靜下來全神貫注,都會表現出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按說,這些都是不難區分和理解的。可是,為甚麼有些家長朋友卻沒有發現和理解,而是簡單的把好動和多動症劃了等號?除了有些廣告宣傳的誤導外,關鍵是家庭教育上存在的較為普遍的高期望值心理。由於家長對孩子盲目的高期望心理,常常感到孩子的學業不如人意;一旦孩子的學業不如人意,自然要找原因;大家都知道真正智力有問題的是極少數人,那麼原因在哪裡呢?找來找去就有了“重大發現”:孩子學習不專心,好動。於是,想起了多動症,於是,孩子從此有了一個標籤貼在了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