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是指卵巢功能衰竭所導致的40歲之前即閉經的現象。其發病特點是原發或繼發閉經,伴隨血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降低,並伴有不同程度的一系列低雌激素症狀如潮熱多汗、面部潮紅、性慾低下等。
卵巢早衰是一種有多種病因的綜合徵,目前在大部分病例中病因不明,而各種病因都可從某個方面減少卵巢內卵泡儲備或引起卵泡功能失調導致卵巢早衰發病。目前認為卵巢早衰的病因可涵蓋遺傳因素、免疫因素、手術/化療/放療/環境毒素、酶缺陷等幾個方面。
卵巢早衰有何臨床表現?
閉經:分為原發閉經和繼發閉經,繼發閉經發生在40歲之前。閉經之前並無特徵性的月經異常先兆,部分患者在規律的月經後突然閉經,部分患者停避孕藥或分娩以後閉經,而部分患者則在閉經之前表現為月經週期及經期的紊亂。
不孕:部分患者因不孕就診而發現卵巢早衰。
低雌激素症狀:這是卵巢早衰患者自覺最為明顯的一組症候群,與圍絕經期綜合徵症狀基本相似。患者絕經前後可出現潮熱汗出、性慾淡漠、帶下量少、心慌、胸悶、脫髮、失眠、抑鬱、心悸、頭暈、頭痛、乏力、煩躁易怒、大便乾燥、尿急、尿頻等多種症狀。
自身免疫性疾病:長期卵巢早衰病人或見橋本甲狀腺炎、Addison病、Crohn病、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慢性活動性肝炎、腎小球腎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多種疾病。
激素水平:卵巢早衰病人激素水平測定,FSH持續在40IU/L以上,E2常低於100pmol/ L,P低於2nmol/L。
婦科檢查:可見外陰萎縮、陰道萎縮、粘膜蒼白/變薄、點狀充血出血等老年萎縮性陰道炎改變。
B超檢查:經陰道或直腸B超檢查可發現子宮縮小、內膜變薄,卵巢測定值縮小,約40%患者卵巢內可有卵泡存在,但直徑在10mm以下。
腹腔鏡檢查:卵巢體積縮小,很難見到發育中的卵泡和排卵孔,無黃體形成,子宮體積縮小。
卵巢早衰的診斷標準?
根據卵巢早衰定義,該病診斷不難:⑴ 年齡<40歲;⑵閉經時間≥6個月;⑶兩次(間隔1個月以上)fsh>40mIU/ml。
卵巢早衰的預後如何?
如未及時診斷,及早採用雌孕激素替代治療,卵巢早衰將導致以下遠期影響:
骨質疏鬆:雌、孕激素均可抑制骨吸收,防止骨丟失,預防骨質疏鬆。卵巢功能衰退後,血雌、孕激素水平降低,骨丟失加快,患者易發生骨質疏鬆甚至骨折。
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較同齡婦女增高。研究表明,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差異,是引起絕經前女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低於同齡男性的主要因素,補充雌激素可降低絕經後女性各年齡段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阿爾茨海默病:卵巢早衰患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會使其更早出現阿爾茨海默病。
卵巢早衰這個疾病是甚麼時候引起人們注意的?
相對人類對其它疾病的認識而言,卵巢早衰這一疾病病名在醫學界的明確提出,以及人類圍繞此疾病發生機理、治療手段而展開的研究則相對時間較晚。客觀地說,目前人類對此病的種種認識尚在研究、探索階段。
20世紀60年代前,現代醫學並無卵巢早衰一病的定義。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一疾病就不存在。從邏輯上推測,在人類疾病的歷史長河中,卵巢早衰這一疾病在女性人群中應該一直是客觀存在的,只是侷限於當時醫學技術水平的認識,人類一直將這一疾病混同於閉經、不孕一類的疾病治療。
1967年,Moraes-Ruehsen與Jones首次提出卵巢早衰的定義,即婦女在青春期之後、40歲之前發生的非生理性的月經停止,伴有潮熱、原發或繼發不育、全身和生殖器官萎縮。
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早絕經理想定義,即發生絕經的年齡低於由參照人群估算的絕經年齡均值的2個標準差,將40歲以前絕經稱為早絕經。
時至今日,隨著卵巢早衰在現代社會日漸多發,卵巢早衰已成為嚴重困擾患病女性身心健康的疑難病證,醫學界對此病的研究、探討逐年活躍。這種現象,可能與近半個世紀來,人類物質生活水平及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人類醫療保健技術水平快速發展、人類面臨的生存環境及生活節奏快速改變有關,而現代研究結果則表明,卵巢早衰疾病的發生恰與這些現代因素有內在聯繫。
中醫學古籍文獻對卵巢早衰疾病是如何認識的?
傳統醫學對卵巢早衰一病的認識過程亦然。
翻閱中醫古籍文獻,中醫學至今無卵巢早衰病名。然而對類似該病的中醫證候及證治,在文獻中卻早有論述。從發病特點看,現代的卵巢早衰,與古人所述“月水先閉”、“經水早斷”相吻合,應歸屬於閉經、血枯、血隔、經斷前後諸症、不孕症等範疇。
春秋戰國・《素問・陰陽別論篇》之“女子不月”“月事不來”的記載,是最早對閉經一病的描述。
金・《蘭室秘藏・婦人門・經閉・不行有三論》言:“婦人脾胃久虛,或形羸既絕,為熱所爍,肌肉消瘦,時見渴燥,血海枯竭,病名曰血枯經絕”;
明・傅青主有“年未老經水斷”之說,其所著《傅青主女科》曰:“經雲:女子七七而天癸絕。有年未至七七而經水先斷者”;
明・《景嶽全書》曰:“正因陰竭,所以血枯,枯之為義,無血而然,故或以羸弱,或以睏倦,或以咳嗽,或以夜熱,或以食飲減少,或以亡血失血,及一切無脹無痛,無阻無隔,而經有久不至者,即無非血枯經閉之候”;
清・沈又彭有“年未不惑而先絕”之說,其所著《沈氏女科輯要箋正》言:“二七經行,七七經止,言其常也,然稟賦不齊,行止皆無一定之候,柔弱者,年未不惑而先絕,壯實者,年逾大衍而尚行,此隨其人體質而異”。
等等。上述古籍描述,或指出了與現代卵巢早衰類似的病理現象,或闡述了與卵巢早衰類似疾病的發病機理,均可理解為古代傳統醫學對卵巢早衰的模糊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