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常因急性宮頸炎治療不徹底,病原體隱藏於宮頸黏膜內形成慢性炎症,多見於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後,病原體侵入而引起感染。慢性宮頸炎的病原體主要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埃希桿菌及厭氧菌。目前沙眼衣原體及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宮頸炎亦日益增多,此外,一些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也已成為常見病原體。
(二)發病機制
1.宮頸糜爛(cervical erosion) 宮頸外口處的宮頸陰道部外觀呈細顆粒狀的紅色區,稱為宮頸糜爛。目前,西方國家的婦產科教科書已廢棄宮頸糜爛這一術語,而改稱宮頸柱狀上皮異位(columnar ectopy),並認為不是病理改變,而是宮頸生理變化之一。主要基於以下認識:
(1)顯微鏡下糜爛面為完整的宮頸管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因柱狀上皮菲薄,其下間質透出呈紅色,故肉眼觀似糜爛,並非上皮脫落、潰瘍的真性糜爛。
(2)陰道鏡下表現為原始鱗柱交接部的外移。
(3)正常宮頸間質內存在作為免疫反應的淋巴細胞,宮頸間質內淋巴細胞的浸潤,並非一定意味著慢性宮頸炎。
我國將宮頸糜爛分為病理炎性糜爛及假性糜爛:僅在一些生理情況如青春期、妊娠期婦女,由於雌激素水平增高,宮頸管柱狀上皮增生並外移,可見宮頸外口呈紅色,細顆粒狀,為宮頸假性糜爛,不屬於病理性宮頸糜爛;其他均為炎性糜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