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纖維化是現代醫學的病名,但中醫認為它屬於 "肺痿 "和 "肺痺 "範疇。
從《黃帝內經》開始到《金匱要略》,中醫對這個問題的研究由來已久。
"痺 "有癱瘓和梗阻的意思,肺痺這個病名最早見於《黃帝內經》。
本病的名稱最早見於《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中首次提到了本病的名稱,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東漢末年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首次提到 "肺痿 "這一名稱。
西醫對肺纖維化的治療目前處於困境,而中醫則有大量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因此,從理論和實踐以及實驗等不同角度出發,充分發揮中醫藥的優勢,可以提高肺纖維化的治療效果。
近年來,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防治本病,即結合中醫辨證分型的方法,從整體觀念出發,調節和機體免疫系統,緩解單純激素的不良反應,促進排痰,改善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改善肺組織的血液循環,輔助炎症的吸收,延緩肺組織纖維化的發展。中藥在控制症狀、改善體質、調整心態、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發揮著作用。
肺間質纖維化的四大致病因素,即虛、痰、瘀、毒密切相關,因此可以採用一些外治法來治療肺纖維化,包括穴位敷貼、冬病夏治、穴位拔罐、足浴等。這就是中醫 "外治內病 "特點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三伏貼是在中醫 "春夏養陽 "的理論指導下,在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夏季三伏天,用辛溫的藥物貼於特定的局部穴位,以振奮陽氣,提高抗病能力,減少冬季慢性 "咳嗽、哮喘 "的發作。是肺部纖維化患者的外治法。也適用於肺纖維化患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