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鵠髻
是一種雙高髻。梳理時,將發提起,編盤成驚狀之鳥展翅欲飛的樣子;也有先做好義髻後固定於頭頂。據傳此髻始於魏文帝宮中,後傳入士庶間,到了唐代,風靡於長安城中。
雙纓髻
屬雙高髻一種。將發中分縛住←灰後編盤兩個纓狀的髻高聳於頭頂,每個纓髻前飾銀花一朵。盛行晚唐宮廷和仕宦之家的婦女中,到宋代更為流行。
單刀髻
用假髮裝飾成形狀似刀的高髻。上嵌寶珠、花翠等飾品,斜插步搖,然後固定於頂。這種髮髻盛唐時開始在宮中流行,後傳於貴族和民間婦女中,是盛唐極為時髦的髮式。
雙刀髻
又稱雙刀半翻髻。假髮製成雙刀形,用簪釵固定頭頂,與原發合成一個髮髻的整體,髻前揰孔雀翎兩枝。此髻始於初唐宮中,後來貴族婦女也紛紛仿效,到盛唐時很為時興。
半翻髻
為平髻式。頭不戴冠,發垂兩耳,額頂正中束以紅絹包裹的義髻。流行盛唐,尤以宮廷和貴族婦女中為多。
百合髻
將發攏於頂,再向上盤成兩個環,每個環中置紅絹環,以為裝飾。多為唐代名門貴族家的奴婢侍女所用。
高環髻
將發收攏於頂,向上盤捲成三個環,一環於正前方,兩環相套於後,髻前插步搖,三環中飾羽毛。整發式呈鳳凰狀,多為晚唐舞伎所用。
三環髻
將發收攏於頭頂,用黑帶縛住,然後發分三股,盤捲成三個相互套起的環狀,用髮簪釵固定,髻上斜插步搖,髻周飾珠翠。盛唐婦女中流行。
飛天髻
這是一五環高髻。先將發五分,每一股用黑帶縛住,向上盤捲成環狀,發基與環銜接處飾珠璣、花朵,即成飛天髻。此髻始於南北朝,流行於唐代,到宋、明各朝,仍有婦女喜用。
玉環飛仙髻
是一種高髻。將發分六份,一股下垂後再上折成環狀,五股向上盤捲成五個環,中間的環最大,兩側漸小,髻的兩側插鳳銜玉珠步搖,髻中飾正鳳,與珠翠和羽毛組成孔雀開屏花冠。據傳,唐玄宗寵愛的楊貴妃曾梳這種髻,宮中有地位的歌伎亦喜好之。
倭墮髻
髮髻低垂、側在一邊,被認為是墮馬髻之延續
墮馬髻
髮髻向一側斜墜落,為已婚中年婦女所喜愛
拋家髻
兩髻靠面,頭頂再加一椎髻/三個或一個高聳起來的「朶子」,向一端傾斜呈拋狀。多為盛唐和中晚唐貴族婦女所飾。
四環拋髻
兩髻不抱面,先將盤於頂,再分四份,三股直向上盤成三個環,另一股環狀較大且向旁成拋狀,髻前斜插步搖,拋環上飾珠翠。流行於中晚唐貴族婦女中。
圓椎拋髻
將發收攏於頂,向上盤兩捲成圓椎,然後向一側繞一環成拋狀,這種把椎髻和拋髻結合的髮式稱圓椎拋髻。發的一側插步搖,一側戴花。為晚唐時長安婦女所常用。
圓椎髻
先用黑帶將髮束縛,然後盤卷聳豎於頂,並飾一圈珠翠。中唐時盛行於長安婦女中。
垂練髻
將發分成兩邊每邊下垂後向上折起,用紅絹縛之,並飾以少許珠翠。流行於中唐少女。
雙丫髻
亦稱雙髻丫。先將發收攏於頂,然後分兩股向上各紮成一個小髻,髻上飾珠翠花鈿等物。一般為侍婢、貧家未婚女子常梳的髮式。這髮式據傳在商朝就有了,以後各代有所變化,到唐代從式樣上更為講究,有的還在髮髻上飾有珠翠等飾物。
雙環垂髻
將發分為兩部份,在頭的兩側各盤成上卷下垂環。一般未婚女子或宮女、侍婢、童僕多梳此髮髻,據傳這種髮式在戰國時已有,唐代還把它示為未婚女子的標誌。在盛唐時最為流行。
反綰髻
梳髮於後,編成髮辮,由下反綰於頭頂的雙髻
螺髻
亦名翠髻,因其形而得名。梳理時,先將頭髮用黑絲帶束縛起來,在頭頂部編盤成螺殼形狀即成,並在髻後垂彩色絲帶。此髮式在初唐時盛行於宮中,古人曾有「螺髻凝香曉黛濃」的詩句,後來也在士庶女子中流行,直到宋、明各朝,仍有婦女喜歡。
盤桓髻
先將頭髮收攏於頂,然後血上盤桓而成。髻前插對梳,髻上飾條形彩珠,顯得幹練持重,這髮式西漢時已在長安婦女中盛行,到唐代仍為宮女和士庶婦女所喜用。
雙環望仙髻
將發分為兩股,用黑毛線或黑帶束縛成環,高聳於頭頂,髻前飾一小孔雀開屏步搖,髻上珠翠如星。此髮式有追求之感,瞻望之狀,故稱雙環望仙髻。流行於盛唐。
孔雀開屏髻
將發聳豎於頭頂,梳成椎髻,用珠翠製成孔雀開屏狀飾於髻前。此髮式多為唐代貴夫人所喜用。
雲朵髻
發收於頂,玥血上梳成雲朵狀,髻前飾珠翠。這種髮式顯得豐盈優雅,為唐代有身份有地位的貴族婦女所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