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6-09 13:46

概述

相比較於大人來講,其實小孩子更容易得血管瘤的,尤其是剛出生沒有多久的小寶寶,有時候生下來皮膚就會有異常,慢慢的血管瘤會有增大的症狀出現,可是有的生下來的時候,皮膚並沒有異常,是長到幾個月甚至一歲的時候,寶寶皮膚就會有突起,慢慢的皮膚顏色就會有些加深,與周圍的皮膚顏色不同,有的是深紅色,可是還有的是一叢一叢的,那是因為長的血管瘤不是一個類型的原因,看血管瘤的類型有幾種吧。

步驟/方法:

1、 要說到血管瘤的種類,那最常見的可能是毛細血管型的血管瘤,這種血管瘤主要是由發育異常的毛細血管構成的。一般多發於臉部及口腔粘膜。有的是不高出皮膚的,顏色是鮮紅或紫紅色,形狀不規則,高出皮膚者表面高低不平,似楊梅狀。

2、 除了毛細血管瘤之外,還有海綿狀血管瘤,這種血管瘤是由發育畸形的無數血竇組成。一般顏色是藍紫色,這種血管瘤是柔軟的包塊。還是可以壓縮的。當瘤內血液迴流受阻的時候,瘤體增大,如果血液迴流通暢,瘤體就會縮小。是可以變化的。

3、 還有一種血管瘤就是蔓狀血管瘤,這種血管瘤是由血管壁顯著擴張的動脈與靜脈直接吻合而成。這種腫瘤會明顯突起皮膚一塊,還呈串珠狀,血管瘤表面溫度較高。如果用手壓住上側的供血動脈,這時候就會感覺到搏動及雜音都消失。

注意事項:

從大體上來看,血管瘤一般就是這幾種了,可是不管是哪種類型的血管瘤,對身體當時可能沒有危害,可是當血管瘤體增大的時候,除了壓迫組織器官之外,還會引起周圍器官的品質性病變,因此一定定期去醫院檢查,避免血管瘤惡性病變。

血管瘤有幾種類型相關文章
  肢體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肢體腫瘤,其組成與正常血管十分相似。肢體軟組織血管瘤雖然在影像學表現及生長方式與生長於其它部位者不同,但在組織學上,其構成同樣包括血管樣組織和不同比例的非血管樣組織。本文按其發生部位的不同,將肢體軟組織血管瘤分為表淺型、深在型和混合型三種。 1.肢體蔓狀血管瘤:患處局部皮膚顯現暗紅色或藍紫色,有時可摸到血管搏動或聽到血管雜音。相比較毛細血管瘤,這種血管瘤是一種比較少見但
發布於 2023-10-08 18:32
0評論
新生兒血管瘤有哪些常見類型,很多朋友都因為分不清血管瘤的類型,以為都可以自行慢慢消退,導致錯過了治療血管瘤的最好時機,從而造成很多悲劇發生。那麼究竟哪些可以自行消退,哪些又要馬上就醫呢?下面我們歸納出五種新生兒常見的血管瘤,希望可以能幫助你們增加對血管瘤的認識。 橙色斑 通常這種情況,嬰兒一出生就有。斑塊大小都不盡相同,基本都是呈現出橙紅色或者紅色,不高出皮膚的表面,輕輕一壓就可以退色,但是嬰兒
發布於 2023-09-27 01:03
0評論
肝血管瘤依據其纖維組織多少,病理上可分為4型: 1.海綿狀血管瘤,是最為常見的類型; 2.硬化性血管瘤; 3.血管內皮細胞瘤; 4.毛細血管瘤,此種少見。目前多采用按直徑大小分類:<5cm(小血管瘤);5-10cm(血管瘤);10cm-15cm(巨大血管瘤);>15cm(特大血管瘤),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導肝血管瘤患者治療方案的意義,為肝血管瘤的診治提供有效參考。
發布於 2024-07-23 13:56
0評論
1.鮮紅斑痣:又名毛細血管擴張痣或葡萄酒樣痣,表現為一或數個暗紅色或青紅色斑片,邊緣不整,不高出皮面,壓之易褪色,頭頸部多見、常在出生時出現,可隨人體長大而增大,較大或廣泛的病損常終身持續存在。 2.毛細血管瘤:又名草莓狀痣,表現為一個或數個鮮紅色、柔軟、分葉狀腫瘤,壓之不褪色。好發於頭頸部,通常在出生後數週內出現,數月內增大,生長迅速,甚至可達數釐米。 3.海綿狀血管瘤:損害一般較大,圓形或不
發布於 2025-01-13 05:04
0評論
血管瘤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見的,但是人們對於血管瘤的類型卻不是很瞭解,現在我們就來講解一下。由血管組織發生的良性腫瘤稱為血管瘤,其中80%屬先天性。血管瘤可以分為幾種類型: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蔓狀血管瘤等。 1、毛細血管瘤 較為常見,屬於血管畸形。由擴張和增生的毛細血管網構成,包括草莓狀血管瘤及鮮紅斑痣(俗稱紅胎記)。女嬰多發。 症狀描述:草莓狀血管瘤多為出生時或出生後早期出現皮
發布於 2024-12-23 23:09
0評論
1、毛細血管瘤 較為常見,屬於血管畸形。由擴張和增生的毛細血管網構成,包括草莓狀血管瘤及鮮紅斑痣(俗稱紅胎記)。女嬰多發。 症狀描述:草莓狀血管瘤多為出生時或出生後早期出現皮膚紅點或小紅斑,逐漸增大,紅色加深並隆起,高出於正常皮膚表面;鮮紅斑痣大多數為不高於皮面的紅色斑塊,二者的共同點為瘤體邊界分明,壓之可稍退色,釋手後恢復紅色。 危害影響:一方面影響美觀,不消退,可能會隨著患者的生長髮育而擴散
發布於 2025-01-16 23:29
0評論
1、毛細血管瘤 較為常見,屬於血管畸形。由擴張和增生的毛細血管網構成,包括草莓狀血管瘤及鮮紅斑痣(俗稱紅胎記)。女嬰多發。 症狀描述:草莓狀血管瘤多為出生時或出生後早期出現皮膚紅點或小紅斑,逐漸增大,紅色加深並隆起,高出於正常皮膚表面;鮮紅斑痣大多數為不高於皮面的紅色斑塊,二者的共同點為瘤體邊界分明,壓之可稍退色,釋手後恢復紅色。 危害影響:一方面影響美觀,不消退,可能會隨著患者的生長髮育而擴散
發布於 2025-01-17 03:18
0評論
概述 根據網上的資料顯示血管瘤按照其血管內皮細胞的,生長特徵被列入腫瘤學範疇,而且這種病一般出現在嬰幼兒出生的這幾天,而且剛出現的時候是很小的,但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的變大,所以這點患者還是要非常的注意的,那麼治療血管瘤的方法到底有那些呢?這些患者也是要進行一些瞭解的,那麼具體是有那些呢?希望可以得到一些解答。 步驟/方法: 1、 首先第一種方法就是放射與同位素治療而它的治療原理就是,利用
發布於 2024-06-09 09:06
0評論
(1)腹壁毛細血管瘤,這是腹壁血管瘤的發病類型之一。該疾病主要是由許多毛細血管壁擴張小而密集交織成網狀在一起構成。初起時呈紅色或紫紅色斑痣,逐漸增大,也有初起時呈片狀或地圖樣紅斑,向周圍擴展,扁平或稍高出皮膚,一般多無症狀,紅斑壓之退色。 (2)腹壁海綿狀血管瘤,其發病多是由許多血管組織增生形成大小不等、形態不一的血竇或腔組成。腔竇內充滿紅細胞,由於血管瘤內血流緩慢,血液有時凝固,形成血栓,血栓
發布於 2024-12-30 01:27
0評論
1、血管瘤會發生與很多的部位,應該注意相應的選擇治療,這是較為關鍵的,臨床表現為皮膚粘膜紅斑或組織增生樣紅色斑塊,影響患者容貌。 2、海綿狀血管瘤生長的位置並不固定,應該注意相應的選擇治療。皮下海綿狀血管瘤可使局部輕微隆起,皮膚顏色正常或呈青紫色,腫塊質地柔軟,邊界清楚,按壓會褪色,但是鬆開後又會恢復原狀。 3、蔓狀血管瘤表面及周圍有許多樹枝狀擴張的血管,迂迴曲折呈蔓狀,局部皮膚呈暗紅或是藍紫色
發布於 2024-12-30 01:3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