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6-13 05:10

  小嬰兒新生代謝旺盛,加上總是愛動來動去,身體活動也較多,常常出汗比成年人多,因此一般情況下,寶寶出汗多是正常的生理表現。不過有些寶寶除了出汗,還伴隨其他的症狀,比如煩躁、哭鬧、消瘦等,就有可能是病理性出汗,新手爸媽們要加以區分。

  為甚麼寶寶更容易出汗

  1、寶寶皮膚水嫩嫩 更容易出汗

  小寶寶都是水嫩嫩的,身體含水量較高,特別是新生兒時期,體內的含水量高達85%,嬰兒期寶寶的體內含水量在70%左右,而成年人的含水量在60%。因此,寶寶體內生理代謝旺盛,體內熱量多,需要通過出汗來調節體溫恆定。

  2、對冷熱的自我調節能力較弱

  此外,由於汗腺的分泌是受植物神經來調節的,寶寶的神經內分泌調節功能相對較差,大腦皮層對植物神經的抑制功能差,所以,寶寶對冷熱的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即使在晚上睡眠時,植物神經依然處於興奮狀態,所以寶寶剛入睡時也很容易出汗。

  生理性多汗怎麼辦?

  大多數寶寶出汗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怎樣判斷寶寶是生理性出汗還是病理性出汗呢?一般來說,以下5種出汗情況屬於生理性多汗。

  1、 活動時多汗

  很多媽媽反映寶寶只要剛開始活動就會出汗。其實,這是因為寶寶活動後體內的產熱較多,需要通過出汗來調節體溫恆定。活動後多出點汗是正常現象。

  支招:寶寶活動完後,媽媽要及時為寶寶擦汗,以免感冒。媽媽不妨為寶寶準備多條紗布,貼背吸汗,只要出汗可以及時更換。此外,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過多的汗液積聚在皮膚褶皺處如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這就要求勤給寶寶洗澡,以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防止皮膚潰爛並引發皮膚感染。

  2、興奮型多汗

  小寶寶的神經系統調節功能不是很健全,而出汗主要由植物神經調節,交感神經興奮,促使汗腺分泌。小寶寶因為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易興奮激動,表現為多汗。

  支招:寶寶經常興奮是表現出他對自身和周圍事物的一種關注,媽媽們別因為寶寶易出汗而抑制了寶寶的天性。平常不妨多帶寶寶接觸大自然、多接觸不同的人,讓寶寶的好奇心大大膨脹吧!

  3、高溫期多汗

  天氣炎熱時寶寶多汗是正常現象。此時,體溫與環境溫差較小,散發同樣的熱量,就需要更多的汗水,所以氣溫越高,出汗越多。

  支招:一般適宜寶寶的室溫是22度至26度,對於炎熱夏季,媽媽們還是最好不要過早鍛鍊新生寶寶的“耐熱”能力。如果天氣處於非常高溫的情況之下,寶寶出汗多,而且已經出現了痱子的話,家長要適當的給寶寶開空調。

  4、被捂型多汗

  很多人認為寶寶衣服要比大人多一件,在這一思想的指引下,很多父母生怕寶寶睡覺時著涼,白天也給寶寶多加一件衣服,造成寶寶身上一直出汗。其實,根據寶寶的生理特點及活動特點,寶寶和大人的衣物被子一樣多就行了,有些活動量大的寶寶衣服還可以少穿一件。

  支招:媽媽不妨給寶寶穿的寬鬆些,被子別太多過厚,在生活中培養寶寶適應環境的能力。寶寶睡覺最好穿純棉質地內衣:純棉質地的衣服透氣、吸汗,貼身穿著也比較舒服。現在市面上流行的具有透氣吸汗功能竹纖維材料的衣物被褥可以給寶寶試試看。

  病理性出汗是怎麼回事?

  如果寶寶本身身體比較虛弱,晚上睡覺時很容易大汗淋漓,甚至整夜汗出不止,透枕溼衣,且伴有煩躁、哭鬧、消瘦等症狀,家長就應該考慮寶寶是病理性出汗了。

  1、後半夜多汗

  很多寶寶入睡時後腦勺及背部多汗,到深夜甚至第二天早晨汗才會止住,一般來說這是寶寶體質“虛”的表現。

  支招:大家經常說的孩子愛出“虛汗”,多是由於餵養不當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護理上要注意調整餵養方法,促進小兒食慾,適當增加蛋白質、脂肪及糖的攝人量。此外,媽媽們在寶寶剛入睡的時候應該給寶寶少蓋一點被子,等到深夜時分再加蓋被子。出汗後,媽媽也要經常給寶寶用乾毛巾或紗布擦乾。

  2、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兒安靜狀態下出現的,最常見的病理性出汗原因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主要表現為入睡後的前半夜,小兒頭部明顯出汗。由於枕部受汗液刺激,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頭與枕頭摩擦,結果造成枕部頭髮稀疏、脫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環狀脫髮,醫學上稱之為“枕禿”,是嬰兒佝僂病的早期表現,只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佝僂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會自止。

  3、結核病

  結核病的寶寶白天活動時容易出汗而且多數為虛汗,夜間出汗通常為盜汗。結核病還有其他表現,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慾減退、面頰潮紅等。除盜汗症狀外,還伴有煩躁、睡眠不寧、易驚醒、方顱、枕禿、雞胸等症。

  支招:如懷疑孩.子感染了結核,應做肺部X線檢查或做結核菌素試驗以便及時診斷、及時治療。此外,夜間多汗外。

寶寶很愛出汗 難道都是寶寶體虛惹的禍相關文章
一、為甚麼寶寶比大人愛出汗 相對於成人來說,嬰幼兒的皮膚含水量較大,皮膚表層微血管分佈也較多,並且活動量又大,新陳代謝旺盛,所以由皮膚蒸發的水分也多。再者,由於汗腺的分泌是受植物神經來調節的,寶寶的神經內分泌調節功能相對較差,大腦皮層對植物神經的抑制功能差,所以,寶寶對冷熱的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即使在晚上睡眠時,植物神經依然處於興奮狀態,所以寶寶剛入睡時也很容易出汗。 寶寶多汗兩大原因 引起寶寶
發布於 2024-05-15 22:00
0評論
寶寶睡覺愛出汗這個問題,我為你詳細解答。 一般情況下,寶寶入睡後1~2個小時出汗多是正常現象,並非是缺鈣。 一般來說,寶寶比大人愛出汗 汗是由皮膚汗腺分泌的,汗腺是人體皮膚調節體溫的重要結構之一。小兒時期由於新陳代謝旺盛,平時活動量大,尤其是嬰幼兒皮膚含水量較大,皮膚表層微血管分佈較多,所以由皮膚蒸發的水分也多。再說小兒對冷熱的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即使晚上也愛出汗,這是正常現象。寶寶特別多汗,正
發布於 2024-05-15 22:06
0評論
概述 咱們每個人都是有過出汗的時分吧,這個是對比正常的生理反響,可是需求說的是,假如咱們患有一些疾病的話,咱們同樣是會呈現出汗的狀況,正常的是有這些的,外界的溫度對比的高的話,咱們是會呈現出汗的狀況,還有精神緊張的話,咱們也會呈現出汗的狀況,除此之外假如咱們吃了一些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也是會出汗的,那麼假如咱們常常的出汗是腎虛的體現嗎? 步驟/方法: 1、 首要需求說的是,假如常常的出汗的話,
發布於 2023-10-25 20:13
0評論
有些孩子經常在睡眠時出汗,汗水浸溼了衣衫、枕巾,這種現象中醫稱之為盜汗。許多家長為此擔心,雖到處求醫,但仍然見效不大。其實,小兒盜汗並不一定是病態,絕大多數是生理性盜汗。因為小兒皮膚內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倘若小兒入睡前活動過多,可使機體產熱增加,或在進食不久,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隨之增加。這些都可造成小兒睡後出汗較多,
發布於 2024-05-15 22:26
0評論
很多寶寶在睡眠時經常會有出汗的情況,這種情況屬於普遍現象,按並不是說這種情況屬於正常情況。患有夜汗症及汗多的寶寶佔了約70%,其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因為患有佝僂病、肺結核、輕度貧血等疾病而造成多汗,有很大一部分的寶寶的出汗多根本就查不出原因。 寶寶除了出汗並沒有甚麼其他的病症,雖然說不用治療,但出汗太多總是會讓很多父母都極為擔心。根據觀察發現,很多寶寶出汗多除了衣服穿的過多以外,同時與日常的飲食
發布於 2024-05-15 22:20
0評論
中醫認為,“汗為心液”,若盜汗長期不止,心陰耗傷十分嚴重,應積極治療。在治療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加強必要的體育鍛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 (2)在飲食方面,要摸索出與自己病證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律,進行最適合自己食療調養。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並多食一些育陰清熱的新鮮蔬菜等,以使汗腺的
發布於 2024-05-15 22:13
0評論
腎虛心悸黑豆桂圓(龍眼)粥:黑豆100克、桂圓肉15克、大棗30克、米適量,共煮粥食之。山藥棗仁粥:淮山藥30克、酸棗仁15克、米適量,共煮粥食之。 腎虛腰痛杜仲豬腰湯:杜仲25克、威靈仙15克、豬腰一副,洗淨剖開去筋膜,將碾碎的藥物放入豬腰內紮緊,煮熟去藥渣調料,吃腰子喝湯。 川斷豬尾湯:川斷20克、杜仲25克、豬尾一條,煮熟去渣留汁,加作料吃豬尾,喝湯。 腎虛遺精蓮肉首烏粥:首烏50克、蓮子
發布於 2024-07-06 18:40
0評論
概述 在我們大家的印象當中認為寶寶長得白白胖胖的就非常惹人喜愛,但是我們也沒有想過,寶寶如果過度肥胖的話,也會伴隨著非常大的潛在風險,對於寶寶的身體健康以及增長髮育也是非常不利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寶寶肥胖究竟有哪方面的風險,希望大家能夠重視。 步驟/方法: 1、 第1點,有可能會出現呼吸睡眠終止症。如果寶寶過於肥胖的話,那麼皮下的脂肪以及內臟脂肪堆積的過厚,就會干擾肺部的功能,容易造成
發布於 2022-12-03 05:27
0評論
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社會工作壓力大,很多白領出現易疲乏、眼睛看不清、上班沒精神、下班就想睡等“亞健康”狀態,有些女性會有月經失調、稀少甚至不孕現象,男性出現性慾減退、不長鬍須等症狀。被目前社會上充斥的“補腎壯陽”、“不孕不育專科”所蠱惑,很多人開始盲目服用補藥或輾轉於各式各樣的“專科診所”之間。孰不知,所有這些症狀卻可能源自同一個“罪魁禍首”――都是垂體瘤惹的禍!垂體瘤是顱內常見良性腫瘤,佔顱內
發布於 2023-02-09 03:32
0評論
食管是連接口腔與胃的管道,本身結構並不複雜,功能也很簡單,但由於食管的上端與氣管相連,同時又與口腔、鼻子和內耳相通,食管的後面還有心臟,所以當胃內容物沿著食道向上逆行時,除了刺激食道,還可能累及咽喉、氣管、口腔、心臟、耳鼻等食管相近組織的損傷。此外,頻繁反流還會導致胃腸植物神經功能性紊亂,從而引發全身性疾病。食管反流病的臨床表現複雜,可以分為典型症狀、非典型症狀與消化道外症狀。典型症狀為燒心、反
發布於 2022-10-03 15:4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