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源性的肌萎縮
此類肌肉萎縮一般不按神經分佈,通常為近端型骨盆帶和肩胛帶的對稱性萎縮,有少數患者為遠端型。在病發時患者會伴有肌力的減退,沒有肌纖維震動以及感覺障礙等症。而且患者的乳酸脫氫酶、血清肌酸磷酸激酶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二、神經源性的肌萎縮
此類肌肉萎縮主要是由於機體的下運動神經元病變和損害造成的。當前角細胞和腦幹運動神經核在受到損害時,肌萎縮會呈節段性的分佈,通常以肢體的遠端較為常見,一般不會伴有感覺上的障礙,可能會出現肌束的顫動,而且肌力和腱反射程度與損害程度有很大的關係。
三、其它
而缺血性的肌萎縮通常是因為各種動脈炎、血栓的形成等造成肌肉缺血和無菌性壞死而造成的。中樞性的肌肉萎縮通常會伴有病理的反射或者反射亢進。而廢用性的肌萎縮則與肌肉的長期不運動有關,而且大多數是可逆的。這也是腿部肌萎縮的症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