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的接種全程共3針,第一針接種後間隔1個月和6個月再分別接種第二針和第三針,因此被稱為“0-1-6個月免疫程序”。
為甚麼要接種3次呢?這是因為僅接種1次有一半以上的人不能產生對乙肝病毒的抗體――乙肝病毒表面抗體(縮寫:抗HBs),即使產生抗體的人,其抗體量也很低,因此不能有效地抵禦乙肝病毒感染。接種第2次以後,產生抗體的人增加到70%,抗體的量也增加了一些,但這還不夠,還要接受第3次免疫接種。接受第三次免疫接種後,有90%以上的人都能產生足夠的抗體了。產生了足夠的抗體就被醫生稱為獲得了有效的免疫應答(簡稱:有效應答或正常應答)。
那麼,產生多少抗體算獲得了有效應答或正常應答呢?按照0-1-6個月免疫程序全程接種乙型肝炎疫苗1個月後檢測血清抗HBs(也就是乙肝五項中的第二項),抗HBs滴度≥100毫國際單位/毫升(mIU/ml)為有效應答或正常應答;抗HBs 在10~100 mIU/ml之間為低應答;抗HBs<10mIU/ml為無應答。接種全程乙肝疫苗後低應答和無應答者對乙肝病毒的抵抗力不足或沒有,仍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