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度過了危險期後,除按醫囑服藥、注意休息、做好自我保健外,在日常飲食營養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總熱量的攝人:臨床資料表明,心肌梗死患者身體超重或肥胖的較多,因脂肪過多環繞心臟,壓迫心肌,致使心肌功能進一步減弱。因此,要限制飲食總熱量,以控制體重。在休息條件下,每天供給熱量以25-30千卡/千克體重為宜。
(2) 補充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維生素C具有增強血管彈性、防止出血的作用,又可促進創面癒合。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獼猴桃、草莓、新鮮大棗、西紅柿等。微量元素中的碘、鎂對降低血清膽固醇有重要作用,可減少膽固醇和鈣鹽在血管壁內的沉積: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形成。海產食物中的魚、蝦、海帶、海蜇、紫菜等含碘量較多,在日常飲食中可經常交替食用,鎂在綠葉蔬菜中含量較多。
(3)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日常飲食應以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作烹調用油。上述植物油為不飽和脂肪酸,不含膽固醇,有利於疾病的康復。應避免食用過多的動物脂肪及含膽固醇高的動物內臟,同時宜多吃豆製品。每日膽固醇的總攝人量應控制在300毫克以下。
(4)限制食鹽:鈉攝人過多,能增加血管對各種升高血壓物質的敏感性,引起細小動脈痙攣,使血壓升高。鈉還有很強的吸收水分的作用,食鹽過多,可使血容量增加,從而直接增加心臟負擔。因此,心肌梗死的病人每日食鹽量應少於4克。
(5)少食多餐、食物細軟:由於心肌梗死病人泵血功能低下,導致胃腸粘膜瘀血、功能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食慾不振,消化功能不良。因此,平時要吃半流食和易消化的軟食,同時,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多,一日進餐4-5次。否則會由於腹部脹滿,腹腔器官血流相對增加,從而反射性地使冠狀動脈血流相對減少,極易誘發心絞痛、心律紊亂、心力衰竭,或加重心肌梗死的程度,甚至還會引起猝死。
此外,還要適當吃些粗雜糧、薯類及瓜果,以增加食物纖維素的攝入,增加糞便體積,鬆軟大便,促進腸蠕動,預防便秘。一切刺激性食物及菸酒均應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