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支氣管炎主要原因為病毒和細菌的反覆感染形成了支氣管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當氣溫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痙攣缺血、防禦功能下降等利於致病;煙霧粉塵、汙染大氣等慢性刺激也可發病;吸菸使支氣管痙攣、黏膜變異、纖毛運動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過敏因素也有一定關係。
1.急性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發病初期常常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患者通常有鼻塞、流清涕、咽痛和聲音嘶啞等臨床表現。而全身症狀較為輕微,但可出現低熱、畏寒、周身乏力,自覺咽喉部發癢,並有刺激性咳嗽及胸骨後疼痛。早期痰量不多,但痰液不易咳出,2~3 日後痰液可由黏液性轉為黏液膿性。患者受涼、吸入冷空氣或刺激性氣體可使咳嗽加劇或誘發咳嗽。患者晨起時或夜間咳嗽常較顯著。咳嗽也可為陣發性,有時呈持久性咳嗽。咳嗽劇烈時常常伴有噁心、嘔吐及胸部、腹部肌肉疼痛。如伴有支氣管痙攣,可有哮鳴和氣急。一般而言,急性支氣管炎的病程有一定的自限性,全身症狀可在4~5天內消退,但咳嗽有時可延長數週。
查體有時可發現乾性囉音,咳嗽後消失;肺底部偶可聽到溼性囉音,伴有支氣管痙攣時,可聽到哮鳴音。通常白細胞計數正常,胸部X線片檢查也無異常發現。
2.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各種原因後,患者每年慢性咳嗽、咳痰三個月以上,並連續二年。並不一定伴有持續存在的氣流受限。
(1)咳嗽 長期、反覆、逐漸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現。輕者僅在冬春季節發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後最明顯,白天咳嗽較少。夏秋季節,咳嗽減輕或消失。重症患者則四季均咳,冬春加劇,日夜咳嗽,早晚尤為劇烈。
(2)咳痰 一般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狀,晨起較多,常因黏稠而不易咯出。在感染或受寒後症狀迅速加劇,痰量增多,黏度增加,或呈黃色膿性痰或伴有喘息。偶因劇咳而痰中帶血。
(3)氣喘 當合並呼吸道感染時,由於細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痰液阻塞及支氣管管腔狹窄,可以產生氣喘(喘息)症狀。患者咽喉部在呼吸時發生喘鳴聲,肺部聽診時有哮鳴音。
(4)反覆感染 寒冷季節或氣溫驟變時,容易發生反覆的呼吸道感染。此時患者氣喘加重,痰量明顯增多且呈膿性,伴有全身乏力,畏寒、發熱等。肺部出現溼性音,查血白細胞計數增加等。反覆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易使老年患者的病情惡化,必須予以充分重視。
檢查
急性支氣管炎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和臨床表現,X線檢查無異常或僅有肺紋理增深。在病毒感染者白細胞計數並不增高,淋巴細胞相對輕度增加,細菌感染時則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均升高。痰塗片或痰培養、血清學檢查等有時能發現致病的病原體。
鑑別診斷
多種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結核、肺膿腫、支原體肺炎、麻疹、百日咳、急性扁桃體炎等、以及鼻後滴流綜合徵、咳嗽變異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間質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和肺癌等在發病時常常有咳嗽,類似於急性支氣管炎的咳嗽症狀,故應深入檢查,臨床上需詳加鑑別。
流行性感冒的症狀與急性支氣管炎頗相似,但從流感的廣泛性流行,急驟起病,全身明顯的中毒症狀,高熱和全身肌肉痠痛等鑑別並不困難,病毒分離和補體結合試驗可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