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型肝炎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病種,這個只是一種具體的症狀表現,當然經過治療是可以解除症狀的,但是至於是否能夠完全消除病毒,是要看是具體是由甚麼病毒引起的。 病毒性肝炎出現這種黃疸現象,主要是由於肝炎病毒侵犯肝臟,並在肝細胞內複製.在機體的免疫反應作用下,一起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水腫、破壞使肝臟組織發生炎性式侵潤,充血、水腫、滲出、肝細胞變性和壞死等一系列變化。
這樣就影響了肝組織的正常狀態和結構,損害了肝臟的膽紅素代謝的各種功能,使膽紅素不能從膽道系統正常的排出而進入血液,膽紅素隨血液運行到身體各個臟器,則各臟器均可被染成黃色。這種膽紅素是一種黃色的色素,與彈性硬蛋白的組織結合最緊密,因此,含有豐富彈性硬蛋白的鞏膜、皮膚最易顯出黃色,而黃染消退也較其它組織緩慢。 其中最為常見的是急性黃疸型肝炎,它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個類型,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消化道傳染病。
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食慾減退,厭油,乏力,上腹部不適,肝區隱痛,噁心,嘔吐,部分病人畏寒發熱,繼而尿色加深,鞏膜、皮膚等出現黃疸。 黃疸性肝炎整個病程一般分黃疸前期、黃疸期和恢復期三個階段,病程2-3個月。主要表現為噁心、肝區疼痛、食慾不振、黃疸等。因此,對於黃疸性肝炎的治療應視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適應的治療方案。 專家提醒:對於黃疸肝病患者來說,應做到飲食有節,戒酒,不吃不乾淨的、辛辣的、油膩的食物。黃疸病人應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暢,飲食宜清淡。黃疸肝病一旦發現,立即隔離治療,並對其食具、用具加以清毒,將其排洩物深埋或用漂白粉消毒。經治療黃疸消退後,不宜馬上停藥,應根據病情繼續治療,以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