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併發病症
1、泌尿系梗阻 腎結石結石致泌尿系管腔內堵塞可造成梗阻部位以上的積水。結石性梗阻常為不完全性梗阻,有的結石表面有小溝,尿液可沿小溝通過;有時結石雖較大,甚至呈鑄狀結石,但尿仍能沿結石周圍流出,也可能在長時間內不引起積水,腎盂壁纖維組織增生變厚時,則擴張表現不明顯。
腎結石發生梗阻由於發病緩急不同,其臨床表現有很大差異。儘管最終均可引起腎盂積水,但臨床不一定以腎盂積水為主要表現。腎盂積水有時無任何臨床症狀,部分病例直到腎盂積水達嚴重程度,腹部出現腫物和腎功能不全,甚至無尿時才被發現。
2、局部損傷 小而活動度大的結石,對局部組織的損傷很輕,大而固定的鹿角狀結石可使腎盞、腎盂上皮細胞脫落,出現潰瘍、纖維組織增生、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以致纖維化。移行上皮細胞長期受結石刺激後,可發生鱗狀上皮細胞化生、甚至可引起鱗狀上皮細胞癌,因此應做尿脫落細胞學檢查。儘管尿脫落細胞異常不一定能使之確診,但從中可獲得尿路上皮細胞發生異常改變的提示。對於長期存在的腎盂或膀胱結石都要想到上皮細胞癌變的可能,手術時應取活體組織送快速冰凍切片檢查。
3、感染 有無感染對腎結石的治療和防治有重要意義。尿路感染病人臨床表現為發熱、腰痛、尿中出現膿細胞。尿培養有細菌時,應同時做藥敏試驗。
結石合併感染時,可加速結石的增長和腎實質的損害。在結石排出或取出前,這種感染很難治癒,可發生腎盂腎炎、腎積膿、腎周圍炎、嚴重者甚至可發展為腎周圍膿腫;與腹膜粘連後,可穿破入腸管。顯微鏡下可見腎間質炎症,細胞浸潤和纖維化,腎小管內有中性粒細胞和上皮細胞,後期出現腎小管萎縮和腎小球硬化。
4、腎功能不全 腎結石在合併尿路梗阻時,尤其是雙側尿路梗阻或在此基礎上合併嚴重感染,病人可出現腎功能不全。當梗阻解除和(或)感染得到有效控制,部分病人。腎功能可好轉或恢復正常。
判斷腎功能的方法除檢測血清尿素氮、肌酐和內生肌酐清除外,還可採用靜脈腎盂造影術並根據造影劑排出的時間、濃度加以判斷。B超雖可瞭解尿路擴張情況和腎實質的厚度,但判斷腎功能較為困難。靜態或動態核素掃描或攝像可提供有價值的線索。因為梗阻和腎損害隨結石移動部位的變化,以及治療的不同階段而發生的變化,所以腎結石病人需要隨診監測,尤其動態掃描了解腎實質的情況。當結石排出後,或在引流後,這種檢查可對預後或進一步處理提供依據。
5、腎鈣質沉積症 鈣質在腎組織內沉著,多發生於有高血鈣患者。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腎小管酸中毒和慢性腎盂腎炎患者,可有腎鈣質沉澱。鈣質主要沉澱在髓質內。病變嚴重時,全部腎實質都可有鈣沉著,導致間質纖維化,腎小球硬化和腎小管萎縮。
6、腎組織為脂肪組織代替 腎結石腎盂腎炎的腎組織萎縮後可為脂肪組織所代替。腎臟維持其原形但普遍縮小。腎包膜與腎的表面緊密粘連,腎組織萎縮而硬化。嚴重病例所剩腎組織極少,甚至完全消失。腎實質與腎盂腎盞間為灰黃色的脂肪組織所填充。
7、胃腸道症狀、貧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