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齒莧
皮膚用清水洗淨,拿一小部分馬齒莧搗爛抹在患處;其餘部分煮水喝;撈出來的馬齒莧放點醬油、醋和香油拌著吃。
2、艾葉油
菊科植物艾的葉。性味苦、辛、溫。入肝、脾、腎經。功能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現代報道,艾葉油有抗過敏作用,臨床用於治療過敏性皮炎。
3、千里光
根據皮炎部位的大小,取適量的千里光(鮮品加倍),加水煮沸15-30分鐘,取液待溫度適宜,先燻後洗,每天早、晚各1次,連用2—3天即可見效。民間也有用“八乾柴”的樹枝,煮液燻洗。八乾柴的特徵是外皮枯乾粗糙,有稜邊。
4、冰硼散
先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處,待幹後撒於患部冰硼散適量,外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包紮。
5、川椒
取川椒40克研成粗末,加水2000毫升充分浸泡後,煮沸取濾液稍涼後蘸洗,浸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鐘。治療期間禁用肥皂、熱水洗浴,忌食魚腥、油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