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細菌性腹瀉:細菌性腹瀉以夏秋季發病數量高。幼兒進食不潔及物及飲料可導致發病。此外,長期使用大量抗菌素導致菌群失調也可以引起細菌性腹瀉。細菌性腹瀉重在預防,要把住“病從口入關”冰箱內放置時間過長的食品及飲料不要給孩子食用,注意飯前便後洗手。避免長期使用廣譜抗菌素。
(2)病毒性腹瀉:多在秋季發生,又稱為“秋季腹瀉”。可由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起病較急,開始多有咳嗽、流涕、流眼淚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幼兒常有發熱,體溫可達39~40攝氏度。發病當天可排出水樣便或蛋花樣便,常有粘液,無腥臭味。使用抗菌素是無效的。
(3)飲食不當導致的腹瀉多無季節性,由於嬰幼兒的消化系統不成熟,消化能力低,餵養不當很容易腹瀉。如食物的蛋白質缺乏,碳水化合物多,易引起腸道發酵而腹瀉。進食過多、過少、不定時的餵養都可引起消化道的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瀉 。飲食因素導致的腹瀉也不要使用抗生素,只要適當的調整食物的比例和量,停止吃那些不適宜的食物,大部分幼兒即可自愈。
(4)氣候因素導致的腹瀉。氣候突然變化,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強可致腹瀉。這種腹瀉有明顯的氣候因素。所以冬季要注意幼兒的保暖,夏季幼兒體內水分蒸發較多,要及時補充足夠的水。
由此可見,引起幼兒腹瀉的原因有很多,我們要多加防範。急性腹瀉期間應嚴格控制飲食。為防止脫水,要多喝水,如淡鹽開水、糖水或淡茶水等。飲食可先從清淡少油的流質開始,如米湯、稀藕粉、過濾的水果汁、菜水、蛋白湯、杏仁露、胡蘿蔔湯等,一天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