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藥物有不同的劑型,如溶液、糊劑、粉劑、霜劑、洗劑、軟膏、酊劑和乳劑等。不同的劑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適應症,故應根據不同病期的臨床症狀和皮損特點,正確選用不同劑型的外用藥。
一般急性期局部紅腫、水皰、糜爛時,多選用溶液溼敷,可起到消炎、散熱作用;有滲液者,先用溶液溼敷,後用油劑。
皮損處於亞急性期時,紅腫減輕,滲液減少,可酌情選用糊劑、粉劑和洗劑,可發揮消炎、止癢、收斂、保護作用。慢性期皮損增厚,呈苔蘚樣變時,多用軟膏和乳劑,它們穿透力強,作用持久,且有潤滑及護膚作用。
還應注意的是,同一藥物、同一劑型,也可因濃度不同而作用各異。如3%水楊酸具有消毒和殺菌作用,而10%水楊酸具有軟化和溶解角質作用,20%以上的水楊酸則是一種腐蝕劑。濃度不同,作用大相徑庭,故選用藥物時應認準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