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兒的皮膚、黏膜薄嫩,容易破損。未癒合的臍部是細菌入侵的門戶。更主要的是,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不易侷限。當細菌從皮膚、黏膜進入血液循環後,極易向全身擴散而導致敗血症。
2、母親患感染性疾病時,某些細菌及其毒素,可以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此種情況多於出生後48小時內發病。
3、胎兒娩出時,由於母體胎膜早破、羊水汙染、產程延長、助產過程消毒不嚴等,均可增加感染機會,而導致新生兒敗血症。
4、新生兒反應能力低下,當有某些局部感染時,未被及時發現。如臍炎、口腔炎、皮膚小膿皰、膿頭痱子、眼瞼炎等,均可成為病灶。如不及時治療,則可發展為敗血症。
新生兒敗血症的症狀有哪些
敗血症並非一開始就來勢洶洶,只有少數小兒起病急驟。多數小兒在起病初期,症狀常不明顯。家長只是隱約地感到孩子與平時不一樣,面色沒有原先那麼好看,無法解釋的哭鬧或多睡,吃奶少並且嘔吐,肢體的肌力不像原來那麼有力,體溫不正常,黃疸加深,呼吸窘迫,腹脹等。若小兒有面色蒼白、發紺、呻吟、呼吸困難或皮膚出現花紋、硬腫等表現時,往往病程已經不是早期了。
鑑於敗血症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凡新生兒有不正常現象,而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時,都要考慮敗血症的可能,要及時請醫生診治。一旦懷疑是敗血症,要抽血兩次做細菌培養,作出診斷,以便選擇適宜的藥物治療。血培養檢查的抽血量不多,不會對嬰兒造成危害,家長對此不必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