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是由於炎症刺激,宮頸表面的被覆上皮細胞脫落,而下方的柱狀上皮細胞向外突出,代替了脫落的被覆上皮。因柱狀上皮的毛細血管顯露,使炎症區呈鮮紅色,故稱為宮頸糜爛,但並非真性糜爛。臨床根據宮頸表面狀況分為單純性、顆粒型和乳頭型,同時還根據糜爛面積與宮頸表面的比例,分為輕、中、重三度。
“宮頸糜爛”是一個臨床診斷術語,是指一種慢性炎症,即慢性宮頸炎的一種最常見類型。
宮頸糜爛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白帶增多。由於病原菌的不同,白帶可是乳白色粘液樣,或形成淡黃色、膿性或血性白帶,以乳白色粘液樣白帶最常見。除白帶增多外,患者可能伴有腰部痠痛,性交出血等症狀,但多數輕症患者可無這些症狀。婦科檢查為宮頸糜爛確診的主要手段。
預防宮頸糜爛,關鍵是注意陰部衛生,尤其是以月經期、產期和產褥期為重點防護期。另外,育齡婦女要定期作婦科檢查,以便及早防治宮頸炎症。
宮頸糜爛應當及時發現,早期治療,因為它被視為宮頸癌的高危因素,早期發現及治療可大大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