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越飲越暖,水越喝越寒” 似乎喝酒可以取暖已被許多人認可。不少朋友振振有詞,“喝酒能產生熱量,冬季喝酒能幫助人抵禦嚴寒。”然而,喝酒真的能取暖禦寒嗎?
飲酒能暖身其實是認識誤區,事實是“飲酒禦寒寒更寒。
喝酒後為甚麼會感覺身體“熱乎乎”?原來,酒精在體內分解代謝胃乙醛後能使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加速流動。“熱血”流向皮膚會產生暖烘烘的感覺(皮膚感覺的是溫差),人自然會感到體表發熱。
然而這只是暫時現象,只是體內溫暖的血液流向溫度較低的體表、四肢血管造成的感覺上“暖暖的”,其實是身體不斷地在丟失熱量。但另一方面,擴張的毛細血管不能及時收縮防止血液向外傳輸熱量,因此喝酒後毛細血管擴張,人體熱量丟失的更快。
當皮膚、四肢感覺到周圍冰冷的空氣,自然會收縮外周毛細血管,以減少人體熱量的丟失,這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射。而“喝酒暖身”其實是逆著生理擴張外周毛細血管,一時感覺暖身後熱量丟失的更快,反而感覺更冷。因此冬天酒後不醒在室外尤其容易因低體溫過低而發生意外。
喝酒禦寒還沒有吃肉禦寒來的有效
人體在攝食過程中,除了咀嚼等動作消耗的熱量外,因為要對食物中的營養素進行消化吸收及代謝轉化,還需要額外消耗能量。營養學家把這種因為攝食而引起的熱能的額外消耗稱為食物熱效應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
簡單說來就是吃完飯後體溫會略有升高,這止是食物熱效應的外在表現。一般來講,體溫的升高在進食後不久就會出現,這也是吃飯時和飯後會覺得熱的原因之一,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吃飯滿頭大汗的人便是這個原因。一般在進餐後兩小時,體溫會達到頂點,2-3小時後恢復到正常狀態。
吃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會讓人覺得發熱,這就是“食物熱效應”。不同的食材,吃後產熱的效果也不同。食物的成分不同,所產生的熱效應差別也不同。脂肪的食物熱效應約佔其熱能的4%-5%,碳水化合物為5%-6%,蛋白質最高能達到10%左右。因此吃富含蛋白質肉類的食物,會覺得飯後發熱特別厲害。而吃澱粉類,或者蔬菜類,效果就差得多。
所以冬天裡喝酒禦寒只是讓你體內的熱量短時間釋放出來,本身並無法讓身體產生更多熱量;食物中的蛋白質可以讓體內產生額外的熱量,補充低溫帶來熱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