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衣原體 肺炎 隱性感染
1、 病原體
1、1 沙眼衣原體
是美國性傳播疾病最常見的病原體,包括至少15個血清型,即B組的B、Ba、D、E、L1、L2型;C 組的A、C、H、I、 J、K、L3型和中間組F、G型,可引起多系統、多種疾病。多數專家認為,沙眼衣原體的血清型是導致不同感染類型的主要原因之一,L3型可引起小鼠肺炎。沙眼衣原體是3~8歲嬰兒肺炎的常見原因,而在較大兒童和成年人肺炎中不是最重要的。
1、2 鸚鵡熱衣原體
可感染很多動物,但主要宿主是禽類,可以存在於幾乎所有的禽類,其次宿主為人類以外的哺乳動物。人只在接觸這些動物後才會感染,尤其是與家禽接觸或受染於鳥糞,是禽類飼養、販賣和屠宰者的職業病,人與人的感染少見。人類有無原發性的鸚鵡熱感染問題,尚在爭論之中。鸚鵡熱衣原體在雞胚卵黃囊及HeLa細胞、猴腎細胞培養中易於生長,並能感染小鼠發生肺炎、腹膜炎或腦炎而致死。
1、3 肺炎衣原體
第一個代表菌株是1965後從臺灣省分離出來的,以後分別於1983年和1986發現不同的菌株。曾認為是鸚鵡衣原體的一種血清型,後證實是一新的、獨立的種,並命名為肺炎衣原體。肺炎衣原體與鸚鵡熱、沙眼衣原體有相同的屬特異性抗原,其他特異性抗原血清學特徵不同。現僅知人是該衣原體宿主,感染方式可能為人與人之間通過呼吸道分泌物傳播[2]。經調查提示成人中至少有40%已受到該衣原體感染,大部分為亞臨床型;老年人可再次受到感染。研究表明,社區獲得性肺炎中由肺炎衣原體引起的佔6%~19%,5歲以下兒童的肺炎衣原體肺炎雖不常見,但仍約佔6%~9%[3]。
2、 發病機理
衣原體能產生不耐熱的內毒素並存在於衣原體的細胞壁中。衣原體的發病機理除與宿主細胞對毒素反應有關外,衣原體必須通過不同細胞的特異性受體才能發揮特異的吸附和攝粒作用[4]。因此各種衣原體表現不同的嗜組織性和致病性。
衣原體的致病性主要通過抑制被感染細胞的代謝;溶解破壞細胞並導致溶解酶釋放;代謝產物的細胞毒作用引起變態反應和自身免疫反應。
衣原體感染人體後,首先侵入柱狀上皮細胞並在細胞內生長繁殖,然後進入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細胞內增殖,導致感染細胞死亡,同時尚能逃避宿主免疫防禦功能,得到間歇性保護。當人體感染衣原體後,產生特異性的免疫,但是這種免疫力較弱,持續時間短暫。故衣原體容易造成持續、反覆感染,以及隱性感染。
3、 臨床表現和診斷
3、1 沙眼衣原體肺炎
多由受感染的母親傳染,起病緩慢。常首先為眼部感染,後經鼻淚管傳入呼吸道。症狀多在出生後2周~12周出現,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現,然後出現咳嗽和氣促。多不發熱或偶有低熱。查體見吸氣時常有細溼艋蚰矸⒁簦儆瀉羝源
輔助檢查可見外周血白細胞計數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胸片顯示雙側廣泛間質和肺泡浸潤,過度充氣徵較常見,偶見實變。直接熒光抗體試驗(DFA)、酶免疫試驗(EIA)檢測鼻咽標本沙眼衣原體抗原;血清學檢查特異性抗體,雙分血清抗體滴度4倍以上升高,或IgM>1:32,IgG>1:512;PCR技術直接檢測衣原體DNA都可作為診斷依據[5]。
3、2 鸚鵡熱衣原體肺炎
病原體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在單核細胞內繁殖並釋放毒素,經血流播散至肺及全身組織。病後免疫力減弱,可復發,有報道複發率達21%,再感染率10%左右。
潛伏期6天~14天,早期呈感冒樣症狀,多伴有中熱到高熱。輕型患兒3天~7天熱退;普通型約8天~14天;重型則持續20天~25天。初期咳嗽為乾咳,以後有痰,並逐漸出現或輕或重的呼吸困難。有相對緩脈、肌痛、胸痛。偶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消化道症狀。可伴有肝、脾腫大。黃疸偶見。如為全身感染,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症狀或心肌炎表現。
胸片多提示從肺門向周邊,特別向下肺野可見毛玻璃樣陰影,中間有點狀影;外周血白細胞數正常;血沉在早期稍增快。肺泡滲出液的吞噬細胞內查見鸚鵡熱衣原體包涵體為確定診斷依據。
3、3 肺炎衣原體肺炎
臨床表現無特異性,與支原體肺炎極其相似。5歲以下兒童感染者少見,8歲以上兒童及青年易被感染並易於流行。本病起病緩,病程長,一般症狀輕,伴咽炎、喉炎及鼻竇炎為其特徵性表現。青少年常有聲音嘶啞、乾咳;偶有發熱且可持續數週之久;肺炎多較輕;部分可伴隨如結節紅斑、甲狀腺炎、腦炎和格林-巴利綜合徵等肺外表現。成人肺炎多較嚴重,特別是老年人往往必須住院和呼吸支持。該病原體可見於5%~10%患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老年人,且症狀嚴重,需住院治療;亦可見於5%~10%的醫院獲得性肺炎。
化驗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多正常。胸片改變無特異性,多為單側下葉浸潤,表現為節段性肺炎,嚴重者呈廣泛雙側肺炎甚至廣泛實變。
病原學檢查與沙眼衣原體肺炎一樣,但用咽拭子標本檢測不如血清學檢測敏感性高。
4、治療
治療原則與一般肺炎大致相同。
4、1 一般治療
加強護理和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和適當室溫、溼度。保持呼吸道通暢。保證供給。
4、2 病原治療
4、2、1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阿奇黴素: 衣原體肺炎的首選抗生素之一。5mg/kg、d,頓服,首劑加倍。不能口服或病情較重者改為靜脈用藥。療程依病情輕重為10天~21天。
紅黴素:用量為50mg/kg、d,分3~4次,口服或靜脈給藥,療程2~3周。8歲以下兒童30mg~50mg/kg、d。
克拉黴素:治療量:0、5g/次,2次/d,療程為21天。12歲以上兒童按成人治療。但孕婦禁用,哺乳期婦女慎用。
4、2、2 喹諾酮類抗生素
加替沙星:屬於氟喹諾酮類,對衣原體具有較強抗菌作用,其活性相當於司帕沙星和託氟沙星,分別是左氧氟沙星和環丙沙星的4倍和16倍,而低於克拉黴素和米諾環素。用法:400mg/d,療程2~3周,有效率達89%。
莫西沙星: 是新型氟喹諾酮類抗菌藥,具有廣譜、快速殺菌作用,效果優於環丙沙星和紅黴素,其活性與司帕沙星相近,是環丙沙星的16倍、左氧氟沙星的8 倍、格帕沙星和託氟沙星的2倍。
另外,替馬沙星、曲伐沙星、格帕沙星、克林沙星等對衣原體亦有較好的抗菌活性,但由於不良反應嚴重,使用受到嚴格限制。
4、2、3 四環素類
四環素、多西環素、紅黴素、環丙沙星、甲氧嘧啶、磺胺異f唑體外研究表明多西環素和四環素最敏感。四環素由於副作用較多,易產生耐藥性,目前在臨床上已較少使用。多西環素:50mg/次,2次/d,首劑可加倍;兒童2mg/kg、d,分2次。米諾環素:100mg/次,2次/d ,首劑可加倍。
4、2、4 磺胺類
有報道磺胺類與大環內酯類、喹諾酮類、四環素類等抗衣原體的療效相近。
4、2、5 利福平
體外試驗表明利福平對衣原體的活性很強,但僅在特殊情況下使用,或與其他類藥物聯合用於危重或耐藥者[6]。
4、2、6 其他
β- 內酰胺類、林可黴素類、氨基糖苷類等抗生素對衣原體無效。
4、3 支持及對症治療
病情重、病程長、體弱或營養不良者可應用血漿,或丙種球蛋白。對有發熱、煩躁等症狀者可酌情予以退熱、鎮靜等對症治療。
4、4 免疫治療及其前景
DNA疫苗是肺炎衣原體免疫預防的一個有前途的新方法,然而,基因疫苗的開發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5、預後
衣原體肺炎病程較長,如治療過早停止,症狀有復發趨勢。年輕人或症狀較輕者一般治療效果好,老年人病死率約為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