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應加強檢查,尤其是胃鏡檢查。若發現大腸化生及重度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應根據臨床症狀,3~6個月做一次胃鏡活檢,以早期發現,決定是否需要手術治療。定期胃鏡隨訪很重要,尤其對伴有息肉、異型增生者或有局灶性凹陷或隆起者,並在胃鏡下作多點活檢,對胃黏膜很光滑的輕度萎縮性胃炎,可適當拉開隨訪間期。
在觀察治療期間,應減少刺激性食物,多食奶製品及含大量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嚴禁酗酒及暴飲暴食,少吃醃燻食品。
西藥對該病的治療多以緩解症狀為主,尚無特效藥物。中醫近幾年由於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較為注目的成就,展示出中醫治療本病的廣闊前景。經過中醫藥或中西醫結合治療本病,患者的腸上皮化生和萎縮性病變大都可出現逆行性好轉。中醫認為,本病病位在胃、脾,其病機是脾胃升降失調,氣機紊亂造成本虛標實,本虛是指脾胃氣虛、陽虛或陰虛,標實是指氣滯、溼阻、火鬱、血瘀,脾胃中虛、氣滯不暢又是本病的病理基礎。
總之,對該病治療應以中醫藥或中西醫結合治療為主,對手術問題要慎重,因為手術後的殘胃也很容易發生腸化生和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