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訓練
正確控制呼吸之間的氣流.是發音的基礎,發聲和構音必須靠呼吸做動力,當形成一定的氣流壓力時,才可以發聲。
患兒取仰臥位,兩上臂在胸前交叉,康復師以適當的速良和力度壓迫患兒胸部,以改變呼吸速良、節律異常。對於年齡較小的患兒,因其不配全,治療師可從患兒背面用兩手以一定的速度壓迫肋骨。在胸部肋彎處用腹帶繫住,限制胸部運動,從而促進腹部的運動。可以配合的患兒,讓其將頭盡理豎直,深吸一口氣,閉嘴,然後吹氣。讓患兒練習吹喇叭,吹哨子,用吸水管在水中吹氣等活動來進行訓練。堵住患兒鼻孔,讓其用口呼吸,然後堵住患兒口部,讓其用鼻呼吸,反覆訓練。
2.口部的運動訓練
運動性構音障礙與發聲有關的呼吸哭官、喉頭、口腔、下頜、舌、口唇等功能障礙密切相關。
下頜運動障礙的患兒,口唇難以正常開閉,影響構音功能,治療師可一手放在患兒關頭部,一手放在下頜,幫助幫助患兒做上頜上舉、下拉的動作,使雙唇逐步閉合。對智力較好的患兒,治療師可用語言指示患兒做盡可能張口使下頜下降、然後閉口的動作。讓患兒面對鏡子,利用撅嘴、咧嘴、鼓腮、微笑等動作,使患 兒做唇的張開、閉合、前突、縮回以及舌的前伸、後縮、上舉等運動練習,反覆進行,直到熟練為止。對下頜運動障礙的患兒,還可利用冰塊、毛刷等、刺激、按摩面部、頰部、唇部,促進唇、頜運動,一般每次1-2分鐘,每日3-4次。
3.構音訓練
構音訓練要按照語言發育的規律,並與視覺、觸覺等功能密切配合,從易到難訓練。
訓練時讓患兒用眼睛看著治療師發音的口形,反覆模仿,先從容易的構音開始,逐漸過渡到較難的發音訓練,最後過渡到單詞和句子的練習。
4.語言發育的遲緩患兒訓練
對語言發育遲緩的患兒可將手勢語作為表達訓練的導入方式,通過手勢符號來表達自己的意願,逐步過渡到用幼兒語、口語進行表達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