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1-27 01:21

  1.皮膚炭疽

  最為多見,可分炭疽癰和惡性水腫兩型。炭疽多見於面、頸、肩、手和腳等裸露部位皮膚,初為丘疹或斑疹,第2日頂部出現水皰,內含淡黃色液體,周圍組織硬而腫,第3~4日中心區呈現出血性壞死,稍下陷,周圍有成群小水皰,水腫區繼續擴大。第5~7日水皰壞死破裂成淺小潰瘍,血樣分泌物結成黑色似炭塊的幹痂,痂下有肉芽組織形成為炭疽癰。周圍組織有非凹陷性水腫。黑痂壞死區的直徑大小不等,自1~2cm至5~6cm,水腫區直徑可達5~20cm,堅實、疼痛不著、潰瘍不化膿等為其特點。繼之水腫漸退,黑痂在1~2周內脫落,再過1~2周癒合成疤。發病1~2日後出現發熱、頭痛、局部淋巴結腫大及脾腫大等。

  少數病例局部無黑痂形成而呈現大塊狀水腫,累及部位大多為組織疏鬆的眼瞼、頸、大腿等,患處腫脹透明而堅韌,擴展迅速,可致大片壞死。全身毒血癥明顯,病情危重,若治療貽誤,可因循環衰竭而死亡。如病原菌進入血液,可產生敗血症,並繼發肺炎及腦膜炎。

  2.肺炭疽

  大多為原發性,由吸入炭疽桿菌芽胞所致,也可繼發於皮膚炭疽。起病多急驟,但一般先有2~4日的感冒樣症狀,且在緩解後再突然起病,呈雙相型。臨床表現為寒戰、高熱、氣急、呼吸困難、喘鳴、發紺、血樣痰、胸痛等,有時在頸、胸部出現皮下水腫。肺部僅聞及散在的細溼囉音,或有腦膜炎體徵,體徵與病情嚴重程度常不成比例。患者病情大多危重,常併發敗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偶也可繼發腦膜炎。若不及時診斷與搶救,則常在急性症狀出現後24~48小時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3.腸炭疽

  可表現為急性胃腸炎型和急腹症型。前者潛伏期12~18小時,同食者可同時或相繼出現嚴重嘔吐、腹痛、水樣腹瀉,多於數日內迅速康復。後者起病急驟,有嚴重毒血癥症狀、持續性嘔吐、腹瀉、血水樣便、腹脹、腹痛等,腹部有壓痛或呈腹膜炎徵象,若不及時治療,常併發敗血症和感染性休克而於起病後3~4日內死亡。

  4.腦膜型炭疽

  大多繼發於伴有敗血症的各型炭疽,原發性偶見。臨床症狀有劇烈頭痛、嘔吐、抽搐,明顯腦膜刺激徵。病情兇險,發展特別迅速,患者可於起病2~4日內死亡。腦脊液大多呈血性。

  5.敗血型炭疽

  多繼發於肺炭疽或腸炭疽,由皮膚炭疽引起者較少。可伴高熱、頭痛、出血、嘔吐、毒血癥、感染性休克、DI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

炭疽病的症狀有哪些相關文章
炭疽散佈於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亞洲及非洲等牧區較多見,呈地方性流行,為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來由於世界各國的皮毛加工等集中於城鎮,炭疽也暴發於城市,成為重要職業病之一。目前本病在國內的發病率已逐漸下降。 1、傳染源 患病的牛、馬、羊、駱駝等食草動物是人類炭疽的主要傳染源。豬可因吞食染菌青飼料;狗、狼等食肉動物可因吞食病畜肉類而感染得病,成為次要傳染源。炭疽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洩物也具傳染性。 2
發布於 2024-05-25 16:42
0評論
炭疽散佈於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亞洲及非洲等牧區較多見,呈地方性流行,為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來由於世界各國的皮毛加工等集中於城鎮,炭疽也暴發於城市,成為重要職業病之一。 1.傳染源 患病的牛、馬、羊、駱駝等食草動物是人類炭疽的主要傳染源。豬可因吞食染菌青飼料;狗、狼等食肉動物可因吞食病畜肉類而感染得病,成為次要傳染源。炭疽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洩物也具傳染性。 2.傳播途徑 人感染炭疽桿菌主要通過
發布於 2024-11-27 00:20
0評論
炭疽病主要是因牛、羊、騾、駱駝等食草動物接觸土生芽孢而感染所導致的疾病,人類因直接或間接接觸病畜和染菌的皮、毛、肉、骨粉等均可發生感染。它主要通過三種途徑傳播: 1、消化道食入 進食未充分烹飪的帶菌食物可引起腸炭疽。其中皮膚直接接觸病死畜及食用未經煮熟的病畜肉是炭疽的主要傳播途徑。 2、呼吸道吸入 因吸入含有炭疽桿菌或其芽孢的氣溶膠、塵埃而導致肺炭疽,多發生在恐怖襲擊時。 3、皮膚接觸 皮膚直接
發布於 2024-11-27 01:42
0評論
炭疽病分為皮膚炭疽、肺炭疽、腸炭疽、腦膜炭疽以及敗血炭疽。其中,皮膚炭疽最為常見,分為炭疽癰和惡性水腫。炭疽癰初期為丘疹或斑疹;1-2天后發展為頂部出現水皰,內含淡黃色液體,周圍組織硬而腫;第3-4日中心區出現血性壞死,略有凹陷,周圍出現大量小型水皰;第5-7天水皰徹底壞死出現淺小潰瘍,分泌物結成炭黑色痂,痂下形成肉芽組織。 惡性水腫為透明且堅韌的大塊狀水腫,可導致大面積壞死,全身毒血癥症狀明顯
發布於 2024-11-27 00:13
0評論
皮膚炭疽傳染病有甚麼症狀?怎麼預防和治療皮膚炭疽傳染病?皮膚炭疽傳染病是最近突發的一種惡性傳染病,已經引起人們關注,下面我們就皮膚炭疽傳染病的症狀和治療方法作一下簡單介紹。 炭疽病的臨床表現包括:局部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腹脹、腹瀉,呼吸困難、劇烈頭疼等,嚴重者會出現全身中毒症狀。 人類主要通過皮膚黏膜、消化道、呼吸道感染,比如破損皮膚接觸了帶菌物品,吸入帶菌顆粒或吃了帶菌的食物等,都會感染
發布於 2024-10-25 21:20
0評論
1.系統治療 (1)抗生素既往首選大劑量青黴素或頭孢類抗生素,青黴素靜脈滴注或阿莫西林,每8小時1次。其次為氨基糖苷類如慶大黴素、鏈黴素、阿米卡星。也可選用大環內酯類如紅黴素、以及四環素類如多西環素,氯黴素。目前有報道炭疽桿菌對上述多種抗菌藥物耐藥,但對喹諾酮類敏感,可口服環丙沙星治療,每12小時1次,嚴重的皮膚炭疽可採用與吸入性炭疽相同的藥物和劑量,靜脈滴注環丙沙星,每12小時1次,為防止同
發布於 2024-05-25 16:35
0評論
炭疽病主要發生於與動物及畜產品加工接觸較多及誤食病畜肉的人員,主要的預防措施有以下方面: 1、管理傳染源病人應隔離至創口癒合,痂皮脫落或症狀消失,分泌物或排洩物培養2次陰性(相隔5日)為止 嚴格隔離病畜,不用其乳類,死畜嚴禁剝皮或煮食,應焚燬或加大量生石灰深埋在地面2m以下 2、切斷傳播途徑必要時封鎖疫區,對病人的衣服、用具、廢敷料、分泌物、排洩物等分別採取煮沸、漂白粉、環氧乙烷、過氧乙酸、高壓
發布於 2024-05-25 16:48
0評論
1、皮膚炭疽:病變多發生在手,面,頸等外露皮膚,初為紅色丘疹,黑色血泡,破潰並結成黑色硬痂,故稱為炭疽,並有發熱,頭痛等全身中毒症狀。 2、肺炭疽:由吸入炭疽桿菌所致,發熱,咳嗽,咽痛,胸水,呼吸困難,因呼吸衰竭而致死。 3、腸炭疽: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糞便帶血,休克,病情危重。 4、炭疽腦膜炎:炭疽腦膜炎是各型炭疽的併發症,病情發展迅速,險惡,常有劇烈頭痛,嘔吐,譫妄,昏迷,抽搐等。
發布於 2024-11-27 01:28
0評論
潛伏期一般1~3天。由於感染途徑不同,分為三種類型,皮膚型,佔95%,其他二型為吸入型和胃腸型,少見。皮膚型炭疽的皮損好發於手、面和頸部等暴露部位。特徵性表現為迅速壞死的無痛性癰,伴局部化膿性淋巴結炎。皮損初發為無痛性炎性紅色丘疹,可有瘙癢或燒灼感,然後形成水皰或膿皰,周圍為硬性非凹陷性水腫和浸潤,水皰既而化膿,偶有血性,隨之破裂壞死,潰瘍處結成炭末樣黑色幹痂,周圍繞以水皰和膿皰等衛星灶,病菌可
發布於 2024-05-25 16:28
0評論
患者的職業,工作和生活情況,如與牛,馬,羊等有頻繁接觸的農牧民,工作於帶芽胞塵埃環境中的皮毛,皮革加工廠的工人等,對本病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 皮膚炭疽具一定特徵性,一般不難作出診斷,有關工廠工人發生呼吸道感染時,尤其當症狀與體徵不相稱時應提高警惕,需想到肺炭疽的可能,確診有賴於各種分泌物,排洩物,血,腦脊液等的塗片檢查和培養,塗片檢查最簡便,如找到典型而具莢膜的大桿菌,則診斷即可基本成立,熒光抗
發布於 2024-11-27 00: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