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部B超
超聲檢查作為一種影象診斷技術,具有操作簡便,直觀性強,對人體無損傷,可反覆檢查等優點,但超聲圖象複雜,檢查人員的技術與經驗有較大懸殊,誤診率可達9.1%。
1、宮內圖象:宮內無妊娠囊,無胎芽及胎心原始搏動,但假妊娠囊聲象圖發生率約20%,系妊娠所致子宮內膜蛻膜化和宮腔內少量的貯留血液,一般輪廓不清楚,層次不完全,邊緣不規整,不隨妊周增大,有時反而縮小,仔細觀察是可以鑑別的。
2、宮旁包塊或/及子宮直腸陷凹積液特徵:宮外包塊一般是妊娠囊,血腫及周圍粘連的腸攀所組成。
(1)輸卵管妊娠破裂前,在宮旁見到一形態不規則,邊緣模糊的低迴聲區,妊娠囊發育到一定程度,在低迴聲區內可見圓形或橢圓形妊娠囊暗區,少數病例甚至可看到囊內胎芽及原始胎心搏動,為診斷異位妊娠的確鑿證據,據報道,看到前者佔20%,胎心搏動者佔12%。
(2)發生輸卵管妊娠流產時,血液從輸卵管傘端流出,在宮旁包塊和子宮直腸陷凹內見到少量遊離液體,呈無回聲或低迴聲暗區。
(3)發生輸卵管妊娠破裂時,妊娠囊經輸卵管破口逸出早期,由於出血宮旁可見高回聲區包塊,內部回聲分佈紊亂,回聲增強,妊娠囊包在血腫中,極少數病例可見到妊娠囊回聲,甚至可見到胎芽及原始胎心搏動,如破裂時間較長,破口反覆出血形成增大的宮旁包塊,內部回聲紊亂,反射強度不一,邊緣增厚,臨床上所見的陳舊性宮外孕。
3、輸卵管間質部妊娠在孕卵穿破入肌層之前,可見妊娠囊被包繞在增厚肌層內,其聲象與子宮殘角妊娠相似,兩者較難鑑別。
二、測定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測定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技術近10多年來有了較大的改進,應用hCGβ亞單位放射免疫法能正確地測定早期妊娠,為診斷異位妊娠的較好方法,絨毛中的合體細胞,分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由於輸卵管粘膜,肌層極薄,不能供給絨毛細胞所需的營養,異位妊娠在血漿中的β-hCG濃度較低,β-hCG放免法可測出第九天孕卵存在與否,在正常妊娠早期,每1.2~2.2天β-hCG量增加1倍,而86.6%的異位妊娠,其倍增時間緩慢,且其β-hCG的絕對值亦低於正常妊娠。
三、後穹窿穿刺
為目前診斷異位妊娠應用比較廣的方法,如抽出為膿或漿液性液體,則可以排除輸卵管妊娠,但若未抽出液體,亦不能排除輸卵管妊娠,如腫塊硬,不容易抽出內容物時,穿刺前可先注入生理鹽水少許,再抽吸,如回抽之鹽水呈紅褐色,混有細小的血塊,即可證實為陳舊性血腫,如抽出之血液系誤穿入靜脈中者,則放置短時間後血凝固,輸卵管妊娠所致者則不凝。
為進一步提高後穹窿穿刺的診斷價值,還可將後穹窿穿刺血與末梢靜脈血進行化驗對比,前者血沉減慢,為血小板減少可靠的依據,不論輸卵管妊娠流產抑破裂,也不論其發作的久暫,後穹窿穿刺血的血沉均明顯變慢,平均慢12.1mm;血小板也顯著減少,平均少10萬,與此相反,誤穿血管血與末梢血管血的血沉和血小板幾乎完全一致。
四、腹腔鏡
一般的宮外孕經上述檢查均可確診,對不典型的病例應用腹腔鏡檢查價值大,可詳細觀察宮外孕的部位和周圍臟器的關係和粘連狀態,在某些病例且可同時手術。
腹腔鏡所見:輸卵管妊娠著床部位呈腫瘤狀,呈暗赤色,膨隆,表面血管增生怒張,如腹腔內有出血,視野發暗,又有凝血塊附著,觀察妊娠著床部稍困難時,腹腔內可用生理鹽水充分洗淨使視野清晰,易於觀察到著床部位,同時可將腹腔內的血液及血凝塊迅速吸淨,確保良好的視野。
五、診斷性刮宮
藉助診斷性刮宮,以觀察子宮內膜變化,僅見蛻膜而未見絨毛,可以排除宮內妊娠。
此外,在異位妊娠,子宮內膜呈非典型增生近似子宮內膜癌的改變者約佔10~25%,腺體高度彎曲,呈鋸齒狀,細胞漿泡沫狀,核濃染,參差不齊等,如過度分泌型子宮內膜,即所謂阿瑞斯—斯塔列反應也有一定診斷意義,但患者就診時,多已有較長時期子宮出血,內膜甚至已恢復到非妊娠狀態,故診斷性刮宮對於宮外孕的診斷有很大侷限性。
六、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
應用於輸卵管妊娠中絕前診斷有一定價值,即在輸卵管未破裂前,行子宮碘油造影,有以下特徵:
1、子宮象呈弛緩擴張,由原來的三角形變成球形。
2、看不見頸管象。
3、拔除碘油造影之導管,造影劑不流出。
以上3點與宮內妊娠的碘油造影象相同,並有以下的特點與宮內妊娠不同。
1、子宮象中不見著床部缺損象。
2、宮腔邊緣凹凸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