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病特別注意不同的證候和不同的體質,給予不同的藥物。一般講,生殖器念珠菌病是以陰癢、白帶增多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疾病,故中醫又稱本病為帶下病、陰癢病,臨床上常根據白帶的量、色、氣味及全身狀況予以辨證施治,一般分為陰虛內熱證、肝膽溼熱證和脾虛溼熱證三型論治。
1、陰虛內熱證症見帶下量多,質稠如豆渣樣,陰部乾澀,痛癢難忍,五心煩熱,或長期低熱,口乾不欲飲,耳鳴,腰痠,舌紅少苔,脈細數。婦科檢查可見外陰有表淺潰瘍,甚至抓破流血。中醫治療黴菌性陰炎治法為滋陰清熱,除溼殺蟲。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
2、肝膽溼熱證症見帶下量多,如豆渣樣,質稠,有臭味,陰部瘙癢較甚,灼熱疼痛,身熱面赤,心煩易怒,口苦而幹,或胸脅脹痛,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薄黃或黃膩,脈弦數。婦科檢查可見外陰部有多個表淺的潰瘍,或表面有白色的膜覆蓋。中醫治療黴菌性陰炎治法為清利肝膽,祛溼殺蟲止癢。以龍膽瀉肝湯。
3、脾虛溼熱證症見帶下清稀如水樣,量多色白,綿綿不多,無臭,外陰瘙癢、灼痛,面色脫白或萎黃,神倦,納少,口粘膩或口苦,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膩,脈濡緩或濡數。婦科檢查可見小陰唇兩側粘膜及陰道壁上有乳白色片狀偽膜覆蓋,擦出後可見粘膜充血,水腫。中醫治療黴菌性陰炎治法為健脾燥溼,清熱殺蟲。以完帶湯合萆滲溼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