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汗可將熱釋放到體外,但體內的水分也會流失,水分不足,就很難退燒。因此補足足夠的水分是十分重要的。可多喝粗茶、涼開水和果汁等。
2、由於容易消耗體力,因此營養的補充很重要。生病時腸胃消化較差,須吃些易消化的東西。可加些米湯、清湯或牛奶等較易入口的食物,並補充魚、肉、蛋等蛋白質豐富的食品。水果及維生素也有助於補充體力。
3、發燒且全身發燒時,可睡冰枕及溫水拭浴幫助解熱。不過,要注意頸、肩不可著涼。
4、流汗後要勤換衣服,更衣時要小心不要讓身體著涼,屋裡保持溫暖。用熱水沾溼毛巾擦拭身體,再以乾毛巾擦乾身體,換乾淨的內衣及睡衣。
5、便秘時,更易高燒,要特別注意,無法排便時,可按順時鐘方向按摩腹部。日常生活注意事項發顫哆嗦是發燒的先兆。此時,最好不要讓病人出汗,須保持暖和,安靜休養。看其是否有發燒以外的症狀,如臉色或皮膚無異狀,有沒有不停嘔吐或腹痛、頭痛等。此外,還要注意烘便、尿是否正常。若有上述兩種以上的症狀,就要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