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11 19:45

  1.管理傳染源

  早期隔離患者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接觸者一般檢疫3周。

  2.被動免疫

  給予腮腺炎高價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來源困難,不易推廣。

  3.自動免疫

  生後14個月常規給予腮腺炎減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風疹三聯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徑皮下注射,還可採用噴鼻或氣霧吸入法,接種後可出現一過性發熱,偶有在接種後1周發生腮腺炎者。

預防流行性腮腺炎相關文章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西醫治療以抗病毒和對症為主。本病中醫稱為痄腮,因感受風熱疫毒,邪熱壅阻少陽,與陽明胃熱上攻所致。溼熱蘊於少陽、陽明經,鬱結不散,上攻腮頰,故見腮頰部位腫脹疼痛,色淡不鮮,伴口渴溲黃,大便秘結。治宜清利溼熱,藥用黃連、黃芩、梔子、連翹、大黃、板藍根等,並用當歸、赤芍活血消腫,夏枯草、海藻、昆布等軟堅化結。
發布於 2022-11-26 21:31
0評論
潛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較急,無前驅症狀。有發熱、畏寒、頭痛、肌痛、咽痛、食慾不佳、噁心、嘔吐、全身不適等,數小時腮腺腫痛,逐漸明顯,體溫可達39℃以上。 腮腺腫痛最具特徵性。一般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發展,狀如梨形,邊緣不清;局部皮膚緊張,發亮但不發紅,觸之堅韌有彈性,有輕觸痛,張口、咀嚼(尤其進酸性飲食)時刺激唾液分泌,導致疼痛加劇;通常一側腮腺腫脹後1~4天累及對側,雙側
發布於 2024-07-18 17:49
0評論
1、早期隔離患者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為止。告訴孩子不要與患病者密切接觸。 2、室內要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家裡可用消毒。流行期間不要參加大型集體活動。 3、接種麻疹、風疹、腮腺炎三聯疫苗。加強衛生知識宣傳,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多參加鍛鍊,增強體質。但腮腺炎減毒活疫苗不能用於孕婦、先天或獲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對雞蛋白過敏者。 4、藥物預防,採用板藍根30克或金銀花9克煎服,每日1劑,連
發布於 2022-12-04 03:06
0評論
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一般是由病毒引起的,是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得病後會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應先,現在為大家介紹一下流行性腮腺炎有哪些預防措施。 步驟/方法: 1、 一般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在一年的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患上此病,兒童和青少年都是此病的高發人群,其傳染方式一般是飛沫傳染,有時也可能通過被患者汙染的食品或物品傳染,這種疾病發病比較急並且傳染性很強,主要的症狀是腮腺腫大,在吃東西或張嘴
發布於 2024-10-12 20:43
0評論
1.化膿性腮腺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腮腺炎症,通常表現為一側腮腺局部紅腫,壓痛明顯,腫塊侷限,晚期有波動感,腮腺管口紅腫可擠出膿液。分泌物塗片及培養可發現化膿菌。血象中白細胞總數和嗜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2.頸部及耳前淋巴結炎:耳前淋巴結炎引起的腫痛不以耳垂為中心,侷限於頸部或耳前區,腫脹為核狀體較硬,邊緣清楚,壓痛明顯,表淺者可活動。可發現頸部或耳前區淋巴結相關組織有炎症,如咽峽炎、耳部瘡癤等
發布於 2023-06-26 08:15
0評論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在患病期間的時候最主要的症狀就是腮腺出現腫痛,患者在吃飯的時候需要動腮腺,這個時候患者就會表現出疼痛,所以患者要及早進行治療。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俗稱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見。是兒童和青少年期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腫痛為主要特徵,有時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見的幷發症為病毒腦炎、睪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 腮腺炎病毒屬副黏液病
發布於 2024-03-23 07:24
0評論
腮腺炎病毒(mumpsvirus)與副流感、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同屬於副黏液病毒,系核糖核酸(RNA)型,1934年自患者唾液中分離得,併成功地感染猴及“志願者”。病毒直徑為85~300nm,平均140nm。對物理和化學因素的作用均甚敏感,1%甲酚皂溶液、70%乙醇、0.2%甲醛溶液等可於2~5min內將其滅活,暴露於紫外線下迅速死亡。在4℃時其活力可保持2個月,37℃時可保持24h,加熱
發布於 2023-10-07 00:31
0評論
“流行性腮炎俗稱痄腮,是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該病由腮腺炎病毒感染所引起,其特徵為發熱及腮腺非化膿性腫痛,並可侵犯各種腺組織或神經系統及肝、腎、心臟、關節等器官。本病好發兒童,亦可見於成人。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發季節,隨著寒假結束,學校和托幼機構發生暴發流行的可能性上升。特別是學校和托幼機構,當前應提高流行性腮腺炎防治意識。 有效地預防流行性腮腺炎,需要公眾對流行性腮腺炎這種傳染病
發布於 2023-04-15 00:30
0評論
生殖系統併發症 兒童患腮腺炎如果治療不徹底常會在成年後出現生殖系統併發症。由於腮腺炎病毒好侵犯成熟的生殖腺體,故在青春後期的成人患者較為多見。 1.睪丸炎:睪丸炎的發病率佔男性成人患者的14%~35%。一般13~14歲以後發病率明顯增高。常見於腮腫後一週左右,突發高熱、寒戰、睪丸腫痛、伴劇烈觸痛,重者陰囊皮膚顯著水腫,鞘膜腔內有黃色積液,病變大多侵犯一側,急性症狀約3~5日,全程10日左右。病後
發布於 2023-06-26 08:21
0評論
1.常用手法 (1)患兒坐位或俯臥,家長站其左側,用左手掌扶住患兒前額,右手拇指、中指同時點揉兩側風池穴1分鐘。 (2)按揉合谷穴1分鐘,按揉翳風穴10次。 (3)患兒仰臥或坐位,家長一手固定患兒手部,用另一手大拇指推擦雙側外關穴,以局部透熱為度。 (4)患兒俯臥位,家長用拇、食、中三指捏擠大椎穴20次。 (5)患兒俯臥,家長用全掌橫擦雙側肩胛骨內側緣的部位,以局部透熱為度。 2.隨證加減 (1
發布於 2024-03-23 07:5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