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12 02:18

  忌吃食物

  辣椒(青、尖),洋蔥,大蔥,青蒜

  一、食療方:

  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諮詢醫生。

  (1)土茯苓芡實瘦肉湯

  1、材料:土茯苓50克、芡實30克、金櫻子15克、石菖蒲12克,豬瘦肉100克。

  2、製作:清水適量,慢火煲湯,加食鹽調味,飲湯食肉。

  3、功效:本方功效健脾補腎,解毒祛溼。適應慢性盆腔炎、陰道炎、宮頸炎。

  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塊狀根莖,性味甘淡、平,功能健脾、解毒、利溼。

  芡實,又名雞頭實,性味甘、澀平。歸脾、腎經。功效補脾祛溼,益腎固精,澀能收斂,可治白帶過多。《本草綱目》:“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

  金櫻子性味酸平,功能固精補益。上兩味組方芡實與金櫻子,又名水陸二仙丹,乃古代治遺精白濁,婦女腎氣不攝白帶妙方。

  石菖蒲味辛氣溫,善“舒心氣,暢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藥也”,清芬之氣,利氣化濁,祛邪療帶。

  以上4種藥組成的食療方,性味平和,不寒不燥,適合治療盆腔炎性腫塊。

  (2)苦菜萊菔湯

  1、組成:苦菜100克,金銀花20克,蒲公英25克,青蘿蔔200克(切片。

  2、用法:上四味共煎煮,去藥後吃蘿蔔喝湯。每日1劑。

  3、主治:盆腔炎,屬溼熱瘀毒型,發熱,下腹脹痛,小腹兩側疼痛 拒按,帶下色黃量多,舌質紅、苔黃,脈滑數。

  4、功效:清熱解毒

  附註:金銀花對多種細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以及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銀花冬瓜仁蜜湯

  1、組成:冬瓜籽仁20克,金銀花20克,黃連2克,蜂蜜50克。

  2、用法:先煎金銀花,去渣取汁,用藥汁煎冬瓜籽仁15分鐘後人黃連、蜂蜜即可。每日l劑,連服1周。

  3、主治:盆腔炎,屬溼熱瘀毒型,下腹及小腹兩側疼痛,拒按,微發熱,自汗,帶下色黃量多,舌紅苔黃

  4、功效:清熱解毒。

  (4)桃仁餅

  1、組成:桃仁20克,麵粉200克,麻油30克。

  2、用法:桃仁研成極細粉與麵粉充分拌均,加沸水l00毫升揉透後冷卻,擀成長方形薄皮子,塗上麻油,捲成圓筒形,用刀切成每段30克,擀成圓餅,在平底鍋上烤熟即可。早晚餐隨意服食,每日 數次,每次2塊,溫開水送服。

  3、主治:盆腔炎,屬氣滯血瘀型,下腹部及小腹兩側疼痛如針刺,腰骶疼痛,舌有紫氣,脈細弦。

  4、功效:理氣活血,散瘀止痛。

  (5)皮紅花茶

  1、組成:青皮10克,紅花10克。

  2、用法:青皮晾乾後切成絲,與紅花同入沙鍋,加水浸泡30分鐘,煎煮30分鐘,用潔淨紗布過濾,去渣,取汁即成。當茶頻頻飲用,或早晚2次分服。

  3、主治:盆腔炎,屬氣滯血瘀型,下腹部及小腹兩側疼痛如針刺,腰骶痠痛,舌有紫氣,脈弦。

  4、功效:理氣活血。

  (6)荔枝核蜜飲

  1、組成: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2、用法:荔枝核敲碎後放入沙鍋,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趁溫熱調入蜂蜜,拌和均勻,即可。早晚2次分服。

  3、主治:各類慢性盆腔炎,下腹及小腹兩側疼痛,不舒,心情抑鬱,帶下量多。

  4、功效:理氣,利溼,止痛。

  二、飲食建議

  1.可以多吃一些例如瘦肉、雞肉、白菜、蘆筍、芹菜、雞蛋、鯽魚、甲魚、菠菜、豆腐、海帶、黃瓜、冬瓜、香菇、紫菜、水果等。

  2.以清淡易消化的食品為主。如赤小豆、綠豆、冬瓜、扁豆、薏苡仁、馬齒莧等。應食具有活血理氣散結之功效食品,如桃仁、果丹皮、橘核、橘皮、山楂、玫瑰花、金橘等。適當補充蛋白質,如瘦豬肉、鴨、鵝及鵪鶉等。

  3.要注意飲食調護,要加強營養。發熱期間宜食清淡易消化飲食,對高熱傷津的盆腔炎病人可給予梨汁或蘋果汁、西瓜汁等飲用,但不可冰鎮後飲用。

  4.少腹冷痛、怕涼,腰痠疼的患者,屬寒凝氣滯型,則在飲食上可給予薑湯、紅糖水、桂元肉等溫熱性食物。五心煩熱、腰痛者多屬腎陰虛,可食肉蛋類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補強壯。

  三、飲食禁忌

  1. 白帶色黃、量多、質稠的患者屬溼熱證,忌食煎烤油膩、辛辣之物。

  2.盆腔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能吃辣椒、麻椒、生蔥、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飲料。

  3.不能吃羊肉

  4.不能吃小公雞

  5.不能吃海魚,鴨子、鵝也儘量不要吃.

  另外,熱性的東西最好是少吃,例如荔枝、桂圓、菠蘿、紅桔等。

盆腔炎性腫塊飲食注意相關文章
1.一般治療 解除患者思想顧慮,增強治療的信心,增加營養,多進食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果,合理鍛鍊身體,注意勞逸結合,提高機體抵抗力。 2.物理療法 可用溫熱的良性刺激刺激盆腔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的營養狀態,提高新陳代謝,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離子透入、蠟療等。 3.藥物治療 (1)藥物在用抗炎藥物時,也可同時採用α-糜蛋白酶或透明質酸酶,肌肉注射。 (2)作用以利粘連和炎症
發布於 2024-12-12 02:12
0評論
盆腔炎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大家都比較耳熟,那你知道盆腔炎性腫塊嗎?導致盆腔炎性腫塊的原因有哪些呢?它有哪些臨床表現呢?盆腔炎性腫塊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通過下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盆腔炎性腫塊 盆腔炎性腫塊,為女性盆腔臟器的炎症未得到正規、有效地治療,導致盆腔慢性炎症性組織學改變,從而導致盆腔炎性包塊發生。患者常先有急性輸卵管炎的臨床表現,症狀包括下腹部疼痛、發熱、陰道流血。服抗炎藥可緩解的症狀
發布於 2024-12-12 02:25
0評論
盆腔炎性腫塊是在我們女性盆腔炎患者中十分常見的,對於該種時候我們女性需要做怎樣的檢查和治療就不用我們多說了,今天我們想來給大家講一下盆腔炎性腫塊的原因是甚麼。 盆腔炎性腫塊是在我們女性盆腔炎患者中十分常見的,對於該種時候我們女性需要做怎樣的檢查和治療就不用我們多說了,今天我們想來給大家講一下盆腔炎性腫塊的原因是甚麼。 盆腔炎性腫塊 (一)發病原因 絕大多數盆腔炎性腫塊起自急性輸卵管炎,由於炎症的
發布於 2024-12-12 02:39
0評論
盆腔炎建議可以採用口服藥物,輸液或者物理方法,中藥灌腸的方法來治療,盆腔炎的注意事項是: 1.需食清淡易消化食品,如赤小豆、綠豆、東瓜、扁豆、馬齒莧等,應食具有活血理氣散結之功效食品,如山楂、桃仁、果丹皮、橘核、橘皮、玫瑰花、金橘等。適當補充蛋白質,如瘦豬肉、鴨、鵝和鵪鶉等。 2.禁食生冷之物如冷飲、瓜果等。 3.忌食辛辣溫熱、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羊肉、狗肉、公雞等。 4.不宜食肥膩、寒涼黏滯食品
發布於 2023-01-07 09:18
0評論
概述 盆腔炎是非常常見的婦科疾病,而且發病率是非常高的,有的患者可能會引起嚴重的腹部疼痛和噁心嘔吐的症狀,甚至會導致患者出現了高燒不退的現象,可以選擇口服抗生素藥品的方法進行治療,也可以通過婦科千金片或者婦炎康之類藥品的方法來緩解病情,盆腔炎對人的身體健康會有很大的影響,最好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對症治療疾病。 步驟/方法: 1、 有的患者如果出現了慢性盆腔炎,應該有一個好的飲食規律,
發布於 2022-12-26 08:14
0評論
概述 相信女性朋友對盆腔炎這樣的疾病並不會感到陌生,這是一種很常見發病率極高的婦科疾病,主要發生在中老年女性朋友身上。一旦發生這種疾病一定要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來控制病情不要惡化,千萬別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否則就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發生,有可能會影響到夫妻之間的感情,甚至會導致不育症的發生。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盆腔炎的飲食預防要注意甚麼事項? 步驟/方法: 1、 盆腔炎的飲食要注意的事項有很多。在
發布於 2023-06-07 07:40
0評論
慢類盆腔炎飲食調理,要飲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使用中藥治療。中醫對慢性盆腔炎有獨到的認識,中藥方劑對本病治療效果較好,可以中藥口服結合中藥外用燻洗,沒有毒副作用,堅持治療有良效。 如盆腔炎併發高熱,適合吃一點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如白粥、爛麵條等。對高熱傷津的患者可以用梨汁或蘋果汁、西瓜汁等飲用,但不可冰鎮後飲用。 要忌食辣椒、麻椒、生蔥、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飲料。可多吃一些瘦肉、雞肉
發布於 2024-07-01 14:43
0評論
盆腔炎多發生在性活躍期、有月經的婦女,初潮前、絕經後或未婚者很少發生盆腔炎。若發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鄰近器官炎症的擴散。女性朋友要忌菸忌酒,甜膩的食物、海鮮類的發物和辛辣油炸的食物都要忌口。這些食物都會刺激到盆腔炎的併發,造成局部充血。一些生冷的食物也是要忌口的,有些盆腔炎患者與本身的血液瘀滯有關係,這樣的患者如果在多吃涼的食物會引發腹痛的。 女性朋友生活中飲食要引起注意,請看以下飲食調理方法介紹:
發布於 2024-09-14 18:56
0評論
1、土茯苓豬肉湯 組成:土茯苓50克、芡實30克、金櫻子15克、石菖蒲12克,豬瘦肉100克。 用法:清水適量,慢火煲湯,加食鹽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本方功效健脾補腎,解毒祛溼。適應慢性盆腔炎、陰道炎、宮頸炎。 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塊狀根莖,性味甘淡、平,功能健脾、解毒、利溼。芡實,又名雞頭實,性味甘、澀平。歸脾、腎經。功效補脾祛溼,益腎固精,澀能收斂,可治白帶過多。《本草綱目》:“止渴益腎,治
發布於 2023-01-25 06:04
0評論
1、土茯苓豬肉湯 組成:土茯苓50克、芡實30克、金櫻子15克、石菖蒲12克,豬瘦肉100克。 用法:清水適量,慢火煲湯,加食鹽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本方功效健脾補腎,解毒祛溼。適應慢性盆腔炎、陰道炎、宮頸炎。 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塊狀根莖,性味甘淡、平,功能健脾、解毒、利溼。芡實,又名雞頭實,性味甘、澀平。歸脾、腎經。功效補脾祛溼,益腎固精,澀能收斂,可治白帶過多。《本草綱目》:“止渴益腎,治
發布於 2023-03-27 08:4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