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吃食物
辣椒(青、尖),洋蔥,大蔥,青蒜
一、食療方:
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諮詢醫生。
(1)土茯苓芡實瘦肉湯
1、材料:土茯苓50克、芡實30克、金櫻子15克、石菖蒲12克,豬瘦肉100克。
2、製作:清水適量,慢火煲湯,加食鹽調味,飲湯食肉。
3、功效:本方功效健脾補腎,解毒祛溼。適應慢性盆腔炎、陰道炎、宮頸炎。
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塊狀根莖,性味甘淡、平,功能健脾、解毒、利溼。
芡實,又名雞頭實,性味甘、澀平。歸脾、腎經。功效補脾祛溼,益腎固精,澀能收斂,可治白帶過多。《本草綱目》:“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
金櫻子性味酸平,功能固精補益。上兩味組方芡實與金櫻子,又名水陸二仙丹,乃古代治遺精白濁,婦女腎氣不攝白帶妙方。
石菖蒲味辛氣溫,善“舒心氣,暢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藥也”,清芬之氣,利氣化濁,祛邪療帶。
以上4種藥組成的食療方,性味平和,不寒不燥,適合治療盆腔炎性腫塊。
(2)苦菜萊菔湯
1、組成:苦菜100克,金銀花20克,蒲公英25克,青蘿蔔200克(切片。
2、用法:上四味共煎煮,去藥後吃蘿蔔喝湯。每日1劑。
3、主治:盆腔炎,屬溼熱瘀毒型,發熱,下腹脹痛,小腹兩側疼痛 拒按,帶下色黃量多,舌質紅、苔黃,脈滑數。
4、功效:清熱解毒
附註:金銀花對多種細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以及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銀花冬瓜仁蜜湯
1、組成:冬瓜籽仁20克,金銀花20克,黃連2克,蜂蜜50克。
2、用法:先煎金銀花,去渣取汁,用藥汁煎冬瓜籽仁15分鐘後人黃連、蜂蜜即可。每日l劑,連服1周。
3、主治:盆腔炎,屬溼熱瘀毒型,下腹及小腹兩側疼痛,拒按,微發熱,自汗,帶下色黃量多,舌紅苔黃
4、功效:清熱解毒。
(4)桃仁餅
1、組成:桃仁20克,麵粉200克,麻油30克。
2、用法:桃仁研成極細粉與麵粉充分拌均,加沸水l00毫升揉透後冷卻,擀成長方形薄皮子,塗上麻油,捲成圓筒形,用刀切成每段30克,擀成圓餅,在平底鍋上烤熟即可。早晚餐隨意服食,每日 數次,每次2塊,溫開水送服。
3、主治:盆腔炎,屬氣滯血瘀型,下腹部及小腹兩側疼痛如針刺,腰骶疼痛,舌有紫氣,脈細弦。
4、功效:理氣活血,散瘀止痛。
(5)皮紅花茶
1、組成:青皮10克,紅花10克。
2、用法:青皮晾乾後切成絲,與紅花同入沙鍋,加水浸泡30分鐘,煎煮30分鐘,用潔淨紗布過濾,去渣,取汁即成。當茶頻頻飲用,或早晚2次分服。
3、主治:盆腔炎,屬氣滯血瘀型,下腹部及小腹兩側疼痛如針刺,腰骶痠痛,舌有紫氣,脈弦。
4、功效:理氣活血。
(6)荔枝核蜜飲
1、組成: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2、用法:荔枝核敲碎後放入沙鍋,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趁溫熱調入蜂蜜,拌和均勻,即可。早晚2次分服。
3、主治:各類慢性盆腔炎,下腹及小腹兩側疼痛,不舒,心情抑鬱,帶下量多。
4、功效:理氣,利溼,止痛。
二、飲食建議
1.可以多吃一些例如瘦肉、雞肉、白菜、蘆筍、芹菜、雞蛋、鯽魚、甲魚、菠菜、豆腐、海帶、黃瓜、冬瓜、香菇、紫菜、水果等。
2.以清淡易消化的食品為主。如赤小豆、綠豆、冬瓜、扁豆、薏苡仁、馬齒莧等。應食具有活血理氣散結之功效食品,如桃仁、果丹皮、橘核、橘皮、山楂、玫瑰花、金橘等。適當補充蛋白質,如瘦豬肉、鴨、鵝及鵪鶉等。
3.要注意飲食調護,要加強營養。發熱期間宜食清淡易消化飲食,對高熱傷津的盆腔炎病人可給予梨汁或蘋果汁、西瓜汁等飲用,但不可冰鎮後飲用。
4.少腹冷痛、怕涼,腰痠疼的患者,屬寒凝氣滯型,則在飲食上可給予薑湯、紅糖水、桂元肉等溫熱性食物。五心煩熱、腰痛者多屬腎陰虛,可食肉蛋類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補強壯。
三、飲食禁忌
1. 白帶色黃、量多、質稠的患者屬溼熱證,忌食煎烤油膩、辛辣之物。
2.盆腔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能吃辣椒、麻椒、生蔥、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飲料。
3.不能吃羊肉
4.不能吃小公雞
5.不能吃海魚,鴨子、鵝也儘量不要吃.
另外,熱性的東西最好是少吃,例如荔枝、桂圓、菠蘿、紅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