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持續時間,室性心動過速分為: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發作時間大於30秒)及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發作時間小於30秒)。另外還可根據有無器質心臟病、室速的心電圖形態、室速的起源部位及愈後分類。
1.器質性心臟病引起的室速
(1)冠心病 各種類型的冠心病如急性心肌梗死、陳舊性心肌梗死、心絞痛或無痛性心肌缺血等均可發生室性心動過速。急性心肌缺血可造成缺血區心肌激動延遲所誘發的折返活動。陳舊性心肌梗死則常為梗死邊緣瘢痕區心肌構成的折返。心肌梗死患者發生室性心動過速的病理基礎,主要為顯著的室壁運動異常、左心室室壁瘤形成和顯著的左心室功能減退。
(2)原發性心肌病 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均可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原發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肌內心肌細胞壞死、纖維化、病變。心肌失去正常結構及形態,使傳導發生障礙形成折返,引起室性心動過速發作。
(3)二尖瓣脫垂 室速起源於乳肌及瓣環,常由折返引起,多為單形性室速。多形性室速多由自律性增高或觸發活動所致,被認為是引起心臟性猝死的機制。
(4)心肌炎 常常是室性心動過速的常見原因。
另外,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等也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室性心動過速。
2.無器質性心臟病性室性心動過速
(1)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 如低鉀血癥、高鉀血癥、低鎂血癥及酸中毒等常引起室性心動過速,若合併有器質性心臟病則更易發生室速。
(2)藥物和毒物作用 洋地黃類藥物、抗心律藥物奎尼丁、擬交感胺藥物、青黴素過敏等。
(3)特發性室速 是指無明顯器質性心臟病患者的室性心動過速。以青壯年居多,病人可能存在心臟病,特發是相對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