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傳因素
牛皮癬的病因尚不清楚,部分病例表現與遺傳有明顯關係。研究發現,遺傳因素比環境因素對單卵雙生子患病的影響要高。國外報道,2144例牛皮癬患者中36%的患者親屬也患有牛皮癬。關於牛皮癬的遺傳模式國內外報道不一致,有學者認為牛皮癬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不完全外顯性遺傳也有認為是常染色隱性遺傳、性連鎖遺傳、復等位基因遺傳和常染色體雙基因隱性遺傳等。對牛皮癬大量的家系譜系分析則發現不能用一種遺傳方式來解釋,而且也不符合單基因病遺傳模式,現在認為牛皮癬的遺傳符合多基因遺傳病,推測多方面因素在遺傳中起作用。
通過對人類特有的白細胞分化抗原(HLA)研究表明,人類對牛皮癬的易感性與位於人第6號染色體(17q)上的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Ⅰ、Ⅱ有關。研究發現,HLA的兩個亞型與牛皮癬的初發年齡關係密切,發病年齡較早的牛皮癬患者,HLA-Ⅰ中的-Cw6、-Cw6和-DR7出現的頻率較高;較大年齡發病的患者,其HLA-Ⅱ中的-Cw2的頻率較高。現認為-B13或-B17陽性者患牛皮癬概率是陰性者的5倍,膿皰型牛皮癬患者HLA-B27的頻率較高,而-B13和-B17在點滴狀和紅斑型牛皮癬中出現的頻率較高,在掌蹠膿皰型牛皮癬HLA-B8、-Bw35、-Cw7和-DR3出現的頻率也很高。但將HLA用於單個患者的評價是沒有價值的。牛皮癬的易感基因研究尚處於探索階段。
二、免疫因素
近年來多已認為牛皮癬是免疫或炎症介導的疾病。
三、感染因素
近年來的研究證明在牛皮癬損害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住留菌明顯增加。目前較為共同的觀點是牛皮癬的發病不是由細菌的化膿性改變,而是機體對細菌的一種或幾種成分的免疫反應。
四、精神、神經因素
牛皮癬的發生、發展過程往往和精神、神經因素有關。短期的緊張、精神壓力可誘發和加重牛皮癬,長期煩惱、焦慮可引起皮損長期不緩解。精神因素對牛皮癬的誘發作用常有一個短的潛伏期,能否在潛伏期去除精神因素和本病的預後密切相關。牛皮癬人往往也有一些心理上的異常。精神、神經因素通過甚麼途徑影響本病尚不清楚。
五、內分泌因素
妊娠可使皮損消失或減輕,也可使皮損加重。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對該病的影響不明顯。
六、其他
除感染、精神神經因素外,藥物、受潮、嗜酒、吸菸等也被認為是導致牛皮癬的發病原因。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鋰製劑、抗瘧藥,其它還包括特比萘芬、鈣通道阻滯劑(尼卡地平、硝苯地平、尼索地平、維拉帕米、地爾硫卓)、卡託普利、格列本脲和降脂藥(吉非貝齊),系統應用皮質類固醇可引起牛皮癬的反跳。Demitsu等曾報道一例由地塞米松引起泛發性膿皰型牛皮癬,患者地塞米松斑貼試驗陽性。由於細胞因子在牛皮癬發病過程的複雜的作用,所以由細胞因子製劑引起或加重牛皮癬並不少見,已有超過20例由α-干擾素和1例由β-干擾素引起或加重牛皮癬的報道。
酒精不僅能引起牛皮癬而且影響疾病的進程和疾病的狀態。飲酒可使原先存在的疾病惡化。重度飲酒者病情可能更嚴重、更廣泛、炎症情況更重。連續飲酒者可能通過導致治療抵抗及干擾患者依從性成為患者發病的原因。相反,戒酒可以減少這類情況。用來解釋酒精和牛皮癬兩者之間相互作用的可能發病機理,包括抑制細胞免疫,提高有絲裂原激發的淋巴細胞的增值和上調炎症前細胞因子,但還需要進一步的確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