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科手術治療:
手術指徵:
(1)右肝>8cm、左肝及尾狀葉>6cm,有明確症狀或外生性或生長速度>1-2cm/年的。
(2)血管瘤直徑大於10cm。
(3)有併發症,如感染髮熱、出血及有明顯的血液學異常。
(4)對於年齡大於60歲病人,因血管瘤可能不再生長或生長較慢,故指徵應更為嚴格。
(5)鑑於肝血管瘤可能在妊娠期瘤體增大加快,分娩時可致破裂大出血,故對青年女性的巨大肝血管瘤應積極手術切除。
(6)對於從事劇烈運動者,如拳擊手、足球運動員等可考慮手術切除。
(7) 隨訪中發現瘤體生長速度較快,不能除外其它病變可能者。明確臨床症狀、外生性、生長速度快及伴發血液學異常應是這類病人的手術指徵。
手術併發症:
(1)術後腹腔內出血
多數發生在24h以內,是術後常見且嚴重的併發症,需要格外重視。
(2)術後膽漏
肝血管瘤剝除術後創面較大,術中未能發現和縫扎某支細小膽管是導致術後膽漏的主要原因。肝血管瘤術後膽漏需要保持引流通暢,一般能自行癒合,必要時需要經皮穿刺置管引流。
(3)術後肝功能不全或衰竭
2.介入治療
介入肝動脈栓塞治療肝血管瘤是借鑑於TAE治療肝癌的經驗,理論是基於肝血管瘤主要由肝動脈供血,栓塞動脈後瘤體內可形成血栓,血栓機化、纖維化使瘤體形成纖維瘤樣結構而達到縮小、硬化血管瘤的目的。
適應症:
大於5cm的肝血管瘤,不論部位、範圍、數量均可,目前多用於不能手術切除的肝血管瘤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