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標準
根據好發於青年女性,非傳染性及臨床表現特徵等易於診斷。
中醫病機及辨證分析: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肝經溼熱或肝腎陰虛感毒邪,蘊結肌膚,阻滯經絡而發病,辨證可分為3型:
1.溼熱型:潰瘍表面附有多量膿性分泌物,疼痛劇烈,常伴有發燒,全身不適等症狀,舌質紅,苔黃或膩,脈滑數,辨證屬於溼熱下注,兼感毒邪。
2.陰虛型:潰瘍反覆發作,纏綿不愈,腰痠腿軟,手足心熱,口燥咽乾,舌質紅,少苔,脈沉弦或沉細,辨證屬於肝腎陰虛,兼感毒邪。
3.脾虛型:體質消瘦,氣短懶言,食谷不化,納少便溏,舌質淡,舌體胖有齒痕,苔白或膩,口舌生瘡或外陰潰瘍,辨證屬於脾虛溼盛。
鑑別診斷
1.軟下疳有性接觸史,分泌物中可查見杜克雷嗜血桿菌,愈後不復發。
2.Behcet綜合徵:除陰部有潰瘍外,可伴有眼部症狀如虹膜睫狀體炎,前房積膿,視網膜炎或脈絡膜炎等,經過緩慢,常反覆發作。
3.女陰炎:多為糜爛,一般不形成潰瘍,有繼發感染時可有淺表性潰瘍,疼痛不劇。
4.陰部皰疹:為多數聚集水皰,不形成潰瘍,有癢感,疼痛輕,男女皆可發病。
5.女陰白喉:本病亦多見於少女,可原發亦可繼發於咽白喉,有急性和慢性兩型,急性者多呈潰瘍型,但表面假膜明顯,表面分泌物以Loffler染色可查見白喉桿菌,注射白喉抗毒素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