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是一大群形態、生化性狀及抗原構造相似的革蘭氏陰性桿菌。
沙門氏桿菌無芽胞,無莢膜,多數細菌有周身鞭毛和菌毛,有動力。在普通培養基上呈中等大小、表面光滑的菌落,無色半透明。不分解乳糖、蔗糖和水楊酸,能分解葡萄糖和甘露醇。吲哚、尿素分解試驗及V-P試驗均為陰性。
沙門氏菌能在簡單的培養基上生長,含有煌綠或亞硒酸鹽的培養基可抑制大腸桿菌生長而起增菌作用。沙門氏菌生長的最佳溫度為35℃~37℃,最佳pH值為6.5~7.5。
本屬細菌抵抗力不強,60℃30分鐘、5%石炭酸溶液及70%酒精5分鐘均可將其殺死。在水中能生存2~3周,在糞便中可生存1~2個月,在冰中能生存3個月。對氯黴素、氨苄青黴素和複方新諾明敏感。
其抗原結構是分類的重要依據。其抗原可分為菌體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和表面抗原(Vi抗原)三種。該類菌,按菌體抗原結構的不同,可分為A、 B、C、D、E、F、G、H、I等血清群,再按鞭毛抗原的不同而鑑別組內的各血清型。目前,已知沙門氏菌共有2000多種血清型,在我國已發現有161個血清型,但從人類和動物經常分離出的血清型卻只有40~50種,其中僅有10種是主要血清型。與人類有關的血清型主要隸屬於A~E組,即傷寒桿菌、甲、乙、丙型副傷寒桿菌、鼠傷寒桿菌、豬霍亂桿菌、腸炎桿菌、鴨沙門氏菌、新港沙門氏菌等,僅少數幾種對人致病,其中以鼠傷寒桿菌、腸炎桿菌及豬霍亂沙門菌為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