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鼻炎
藥物性鼻炎是由於濫用滴鼻劑所致,其特點也與滴鼻劑有關。早期是藥物依賴階段,即必須經常滴用某種藥物,否則鼻子塞得難受,流鼻涕,頭昏頭痛。到後期鼻粘膜纖維組織增生肥厚,對滴鼻劑不敏感了,滴任何藥物都不能使鼻腔通氣。預防及自我調護:
患鼻炎後應積極採用適當的方法治療,儘量少滴或不滴鼻腔減充血劑。必須用的劑量應控制在每天2至3次以內,而且連續使用不得超過10天。
治療藥物性鼻炎的首要措施是停用血管收縮劑滴鼻,可改用生理鹽水或曲安縮松液滴鼻,後者屬激素類藥,也不可長時間使用。
慢性鼻竇炎
慢性鼻竇炎就是鼻竇內的慢性炎症性病變,以鼻多濁涕、鼻塞、嗅覺不靈、頭痛為主症,病程通常較長。慢性鼻竇炎是兒童常見病,其發生率遠較一般人想象的高,因未受重視而往往形成慢性鼻竇炎。預防及自我調護:
堅持積極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注意牙齒保健都可以避免引發此病。慢性鼻竇炎應經常清除鼻內濁涕,保持鼻腔通氣,注意擤鼻方法,以免鼻涕進入中耳腔,引發中耳炎。中醫認為本病虛證雖多,實證亦不少,通常根據病症採用清熱除痰、調補肺脾腎三髒為主要治療手段。而西醫通常採用滴鼻、吹鼻、熱敷、激光理療等方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