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5-01-09 22:08

  1.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引起

  主要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不穩定或是有缺陷。

  2.卵巢問題引起

  育齡期女性月經不調一般多是因為卵巢黃體功能不好,常表現月經出血比較多。

  3.器質病變或藥物等引起

  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腫瘤及發育異常、營養不良;顱內疾患;其他內分泌功能失調,如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糖尿病、席漢氏病等;肝臟疾患;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內分泌製劑或採取宮內節育器避孕者均可能發生月經過多。

血崩是怎麼引起的相關文章
1.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引起 主要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不穩定或是有缺陷。 2.卵巢問題引起 育齡期女性月經不調一般多是因為卵巢黃體功能欠佳,常表現月經出血比較多。 3.器質病變或藥物等引起 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腫瘤及發育異常、營養不良;顱內疾患;其他內分泌功能失調,如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糖尿病、席漢病等;肝臟疾患;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內分泌製劑或採取宮內節育器避孕
發布於 2024-08-21 08:05
0評論
女性的月經受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的調節,精神因素、情緒波動、環境的改變、妊娠、年齡、疾病、藥物以及營養狀況等因素,都可以引起這一性腺軸的功能異常,而出現月經不調。月經提前或延期一週左右屬於正常。如果月經延期超過10天,需要到醫院婦科進行相應的檢查,以便確診。 影響月經的原因有兩大類:1,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引起:如精神過度緊張,環境和氣候的改變,營養不良或代謝紊亂,婦科炎症性疾病等影響,主要是下
發布於 2024-09-08 09:13
0評論
1、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藥一兩(炒黃)、柏圳六兩(微炒)。每服二兩,加水一升,煮成六合。又方:將上方中的兩味藥,共研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 2、崩中下血。用大、小薊根一升,泡在酒一斗中,經過五天,取酒常飲適量。亦可用酒煎薊根服或用生薊搗汁溫服。又方:小薊莖、葉,洗淨,切細,研汁一碗,加生地黃汁一碗,白朮半兩,共煎到五成汁,溫服。 3、婦女血崩:用陳年蒸餅燒存性,米湯沖服二錢。 4、婦女血崩
發布於 2025-01-09 22:01
0評論
月經量太多、月經期過長,在醫學術語上叫做月經過多。如果你的經期超過七天,如果你在月經期排出大量的凝血塊,或者是發生血崩,你就有月經過多的毛病。控制月經週期的激素髮生紊亂,常會引起月經過多的問題。子宮肌瘤、盆腔感染或罕見的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都會引起月經過多。子宮內放置避孕裝置也會引起這種毛病。 月經過多有哪些危害?月經過多是種常見疾病。有些婦女經常有大量的月經,有些婦女則偶爾才會發生月經過多的情況
發布於 2024-09-08 09:33
0評論
1、包頭翁、炒地榆,將兩種食材一起放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熬煮,在藥汁之中加入適量的白糖攪拌均勻。分為兩次服用,連續服用兩劑,對於身體非常的有好處。特別是治療一些由於溼熱所引起女性經期血崩的情況效果很好,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 2、將地榆準備好,然後加入適量的食醋一起煎煮,直接溫服。這道偏方具有很好的治療血熱經期血崩的作用,最好在月經來潮之前服用兩三劑,身體能夠很好的恢復。 3、在新鮮的烏賊之中取
發布於 2025-01-09 22:29
0評論
從接生起到胎兒娩出後兩小時內出血量達到或超過400ml,或至胎兒娩出後24小時內出血量達到或超過500ml為早期產後出血。24小時後至產褥期末所發生的陰道大出血,為晚期產後出血或產褥期出血。中醫學統稱之產後血崩。產後血崩易併發產後血暈或胞衣不下等有關病證。本病屬於危急重證。必須及時予以處治。產後出血的發生率,據統計約為1.29%,全部足月產後為0.51%,自然產後為4.5%,剖宮產後為0.27%
發布於 2024-02-13 00:57
0評論
概述 一般來說,有一定比例的女性朋友可能會因為個人體質的原因或者是在生產過程之中出現了損傷而導致產後出血。它與產後孕婦宮縮乏力、孕婦的軟產道受到損傷、以及胎盤胎膜部分殘留、等疾病有很大的關聯。對出產後出血的孕婦來說,若救治不及時,可引起虛脫等不好的症狀,嚴重的甚至危及產婦的生命,因此做好產婦的產後護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步驟/方法: 1、 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在生完寶寶後,一定要儘快把殘留
發布於 2023-02-05 12:27
0評論
子宮功能性出血是一種常見的多發性的婦科病。主要是指月經不正常,即內外生殖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的不規則陰道出血,簡稱“功血”。中醫屬“崩漏”、“崩中”範疇。 給你介紹幾個藥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處方:白頭翁90克,地榆炭、白糖各60克 隨症加減:出血過多加天冬、棕櫚炭各30克,血餘炭10克。氣虛加黃茋30克。月經先期加生地炭30克;月經後期加艾葉炭30克;月經不定期加柴胡15克。月經痛甚加延胡
發布於 2024-09-08 09:07
0評論
主要機理有氣虛血失統攝;瘀血留滯,新血不得歸經;或產傷損傷脈絡。 一、氣虛 產婦素體虛弱,或因產程過長,疲勞過度,損傷元氣,氣虛沖任不固,血失統攝,則致血崩。 二、血瘀 產時血室正開,寒邪乘虛而人,餘血濁液為寒邪凝滯,瘀阻衝任,新血不得歸經,而致崩下不止。 三、產傷 產時助產不當,或產力過強,產程進展過快,或胎兒過大,以致產道損傷,脈絡破損,遂使流血不止,而致血崩。
發布於 2023-02-10 08:31
0評論
產後血崩對症下藥 產婦分娩後,突然陰道大量出血者,稱為“產後血崩”。 本病基本相當於西醫學的產後出血,它與產後宮縮乏力、軟產道損傷、胎盤胎膜部分殘留、凝血功能障礙有關,若救治不及時,可引起虛脫,甚至危及產婦的生命,故為產後危急重症之一。如系胎盤、胎膜部分殘留宮內,或軟產道損傷所引起的產後陰道大量出血時,應及時手術止血。 病因病機 主要機理有氣虛血失統攝;瘀血留滯,新血不得歸經;或產傷損傷脈絡。
發布於 2024-02-13 01:1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