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少年足跟骨骺線炎大多是由於跟骨外傷和長期跑跳造成的,所以在這個時期,足跟骨骺線正在發育,應避免跑跳,特別是高處跳下。這一點在症狀出現的初期就應該引起重視。
2.老年性足跟痛多由勞損、蹠骨肌腱炎、跟骨結節滑囊炎、脂肪墊變性等引起。此期應避免長期站立、長期行走,抬高腳跟可減輕腳跟的負荷。穿軟底鞋,腳後跟墊一個柔軟的圓型墊,圓型墊中央有凹陷,高度約2~3釐米高,使全身重量前移,減少對腳後跟的壓力,減肥治療。
3.平足綜合徵引起的足跟痛是由於足弓減少或消失,跟骨向前傾斜,則長時間行走時出現疼痛,故應在鞋底中央墊一軟墊,軟墊高度2~3釐米,並使內側高外側低,中央高前後側逐漸變平、變斜。
3.類風溼性足跟骨關節炎,應在類風溼後用藥物控制,並在鞋內墊上軟墊。
4.外傷性足跟痛多因石膏固定不當所致,打石膏時應用力向足部中心擠壓,以免石膏長期平放,造成足弓消失。同時,儘量減少臥床休息時間,儘早下地行走鍛鍊。避免脂肪墊的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