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09-27 20:18

患有痙攣性腦癱的兒童通常表現為運動發育延遲、肌張力和姿勢異常、主動運動減少以及反射異常。臨床症狀類似肌張力亢進:四肢被動屈伸時呈 "折刀 "狀。關節的活動範圍減少,運動受損,姿勢異常。上肢的特點是腕部掌屈、握拳、拇指內翻、手指關節屈曲、前臂旋轉、肘部屈曲和肩關節內翻。下肢表現為 "芭蕾舞足"、腳趾著地、膝關節屈曲或過伸、髖關節屈曲、內翻、內旋、大腿內翻、行走時腳趾著地和 "剪刀式步態"。患兒的視覺功能發育不全,有斜視現象。此外,還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遲鈍、膽小、恐懼和內向。臨床症狀包括錐體束徵:肌腱反射亢進,骨膜反射增強,踝關節攣縮陽性。顱腦MR顯示腦白質的缺血和缺氧改變。

患兒表現為運動發育遲緩,肌張力和姿勢異常,主動運動減少,反射異常,且無進行性惡化,既往有早產、難產史,出生時有缺血缺氧,應考慮痙攣型腦癱。頭顱MR顯示腦白質有缺血和缺氧改變。

痙攣型腦癱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治療過程,需要手術與康復相結合。就治療步驟而言,第一步是通過手術緩解痙攣,然後是矯正畸形和康復。單獨治療某一方面是無效的;而且,兒童在發育過程中不宜過早地接受肌腱延長手術。

目前,電生理監測的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術(SPR或SDR)是緩解痙攣的首選方法。這種手術是通過術中監測,用多導聯電生理學技術相對精確地指導手術;它能提高手術效果,降低風險。

手術緩解肢體痙攣的目的是為今後的康復打下基礎;術後康復是療效的保證。康復訓練可在術後早期開始,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開始雙下肢的被動運動。術後康復應貫穿患者的一生,以使療效最大化。

小兒痙攣性腦癱的一般診斷和治療相關文章
由於引發腦癱的因素各不相同,所以腦癱的種類也很多。痙攣型腦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類型,痙攣型腦癱病變在錐體糸,以錐體系損傷為主,痙攣型腦癱是發病率較高的一種類型,要想有效的診斷痙攣型腦癱必須瞭解此類腦癱具有甚麼樣的特徵。下面我們就請有關專家給我們分析一下有關痙攣型腦癱的特徵有哪些:1、由於牽張反射亢進,在臨床中表現為腱反射亢進、跟腱反射亢進、踝陣攣等症狀,當被動伸展關節時,有折刀樣的感覺,稱為折刀徵
發布於 2022-11-26 04:36
0評論
世界各國學者對腦性癱瘓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因腦性癱瘓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疾病,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十分完整、清楚、確切、能被各國學者都認可的定義。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1年正式發佈《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簡稱ICF,ICF的研究開發與應用對殘疾和康復工作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在ICF的影響下,近年來國際上有關腦性癱瘓z簡稱“腦癱”{的定義、臨床分型及康復治療有了新的進展,發展趨勢更加遵循
發布於 2023-03-20 11:31
0評論
由於小兒腦癱很多都是屬先天性的,很多都是在嬰幼兒時期就已患病了。但家長有時卻不注意或是不瞭解這個病,以為只是孩子發育晚,從而一直到孩子慢慢長大才發現。這就很容易錯過早期的治陪,那麼小兒腦癱早期要怎麼診斷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腦癱在臨床上應做到越早發現治療效果好,如果發現太晚則治療效果會相對差了。小兒腦癱患者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如運動時手腳不協調,偏側運動較多;撒尿時把不
發布於 2023-03-30 04:59
0評論
腦性癱瘓(cerebralpalsy),又稱大腦性癱瘓、腦癱。腦癱是指出生前、出生時或出生後的一個月內,由於大腦尚未發育成熟,而受到損害或損傷所引起的以運動障礙和姿勢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徵,還常常併發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障礙等表現。病變常損傷錐體束和錐體外系。該病與腦缺氧、感染、外傷和出血有直接關係,如妊娠早期患風疹、帶狀皰疹或弓形蟲病,妊娠中、晚期的嚴重感染、嚴重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病理性難
發布於 2023-03-15 03:01
0評論
概述 今天有人希望我講一些關於小兒腦癱的知識,因為他感覺這些知識比較有用,所以我們今天就來好好的講一些關於小兒腦癱的知識,並且我們今天重點還是來講一些關於小兒腦癱的症狀的知識,這樣我們才會在預防和治療小兒腦癱的時候更加有用,希望人們平時也多收集一些這方面的知識,這樣,我們的健康也會更有保障。所以來看看小兒腦癱的症狀吧。 步驟/方法: 1、 首先,小兒腦癱的症狀比較多種多樣,患者一般會突然出現
發布於 2023-06-19 18:53
0評論
概述 我叔叔的兒子在剛剛出生的時候在醫院就檢查出痙攣型腦癱,經過多年來的治療已經有咯很好的改觀了,我侄字在剛剛出生的時候我叔家就發現他和剛剛出生的小孩子不一樣,帶他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痙攣型腦癱,此後我叔叔一家就踏上求醫問藥的路咯,在經過怎麼多醫院和藥物的治療,我侄子的病情終於可以控制,並且有了一定的好轉。雖然這種病是不可以年治癒的,但是可以控制,現在我就把痙攣型腦癱的最新治療方法說給大家聽,和大
發布於 2023-01-04 11:11
0評論
概述 小兒腦癱是小兒因為多種因素,比如感染、出血、外傷等引起的小兒腦實質的損害,從而出現非進行性、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而發展為癱瘓的的一種疾病,是腦性癱瘓的簡稱。症狀在嬰兒期內出現,常伴有智力缺陷、癲癇、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等症狀。小兒腦癱的患者,有多種症狀,常把小兒腦癱分為四型:手足徐動型、遲緩型、痙攣型、共濟失調型。 步驟/方法: 1、 痙攣型是常見的類型。表現為,患兒的
發布於 2023-06-20 03:33
0評論
1、智力低下:據調查,患有腦癱的孩子大概有三分之二多的只能落後,大概四分之一的是重度只能落後,痙攣型四肢癱及強直型腦癱者智能更差。手足徐動型患兒智能嚴重低下者少見。 2、患兒會出現視力障礙,大概有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五十的孩子視力有問題,比較常見的是眼球內斜視和屈光不正,如近視、弱視、斜視等。少數有眼震,偶為全盲。偏癱患兒可有同側偏盲。視覺缺陷可影響眼、手協調功能。 3、語言障礙也是小兒腦癱的症
發布於 2022-12-28 07:38
0評論
FSPR手術是治療痙攣型腦癱的首選腦癱是出生前到生後1個月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表現為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及姿勢異常,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癲癇、心理行為異常、言語障礙、吞嚥困難、視力、聽力和感覺障礙及學習困難等。小兒腦癱是我國兒童致殘的主要疾病之一,新生兒發病率為0.18%―0.4%,目前最新統計已達到0.59%。腦癱對患兒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極大,因腦癱返貧、因腦癱致貧已經成為社會
發布於 2023-01-25 00:22
0評論
目前腦性癱瘓缺乏特異性診斷指標,主要根據臨床症狀,體徵,我國(1988)小兒腦性癱瘓會議擬訂的3條診斷標準是: ①嬰兒期出現中樞性癱瘓。 ②伴智力低下,驚厥,行為異常,感知障礙及其他異常。 ③除外進行性疾病導致的中樞性癱及正常小兒的一過性運動發育落後。 如有以下情況應高度警惕腦性癱瘓的可能: ①早產兒,出生時低體重兒,出生時及新生兒期嚴重缺氧,驚厥,顱內出血及膽紅素腦病等。 ②精神發育遲滯,情緒
發布於 2023-12-16 16:4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