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步判斷是不是冠心病時,主要看那幾個方面?
典型的心絞痛症狀有以下特點:
1、部位:通常位於胸骨後或左前胸,少數可位於咽部、上腹部、下頜等部位,每次發作的部位通常恆定不變。
2、性質:通常為重物壓迫樣、壓榨感、緊縮感、束帶感等鈍痛性質,有的患者表現為哽噎感,一般不會是針刺樣、刀割樣、燒灼樣銳痛。
3、持續時間:一般為幾分鐘,不會僅持續幾秒鐘,如果典型症狀持續超過15分鐘應考慮排除心肌梗死可能。
4、誘發原因:通常在體力活動或情緒波動的當時發生,一般不會表現為經過較長時間勞動後在停下休息時出現症狀。
5、緩解方式:停止活動、休息後可緩解,含服硝酸甘油後迅速緩解,一般不會表現為“含硝酸甘油後十來分鐘緩解”。
6、放射部位:可以在胸部不適症狀發作同時感覺到左肩、左背、左上肢不適。
7、伴隨症狀:嚴重時可以伴有出汗。
心肌梗死的症狀性質與心絞痛相似但程度劇烈得多,持續不緩解,可伴出汗、噁心、瀕死感。
心電圖:心肌缺血的典型心電圖表現是症狀發作時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T波倒置,症狀緩解後迅速恢復正常。要點是心電圖變化與症狀密切相關,如果是體檢心電圖有“ST-T改變“但與症狀無關且長期無動態變化則無診斷價值。
危險因素:如果是高危人群且症狀典型則診斷準確性較高.
二、高危人群主要是指哪些人?通常多少歲以上出現症狀的人需重點考慮是否冠心病?
冠心病危險因素包括:中年以上男性、絕經後女性、高血壓、脂代謝紊亂、糖尿病、肥胖、體力活動過少、吸菸、早發動脈粥樣硬化家族史(直系親屬中男性55歲以前、女性65歲以前發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
高危人群是指同時擁有多個危險因素的人。
男性45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出現相應症狀應考慮除外冠心病。
三、如果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出現了冠心病的典型症狀,是否需要考慮冠心病?
現在年輕人發生冠心病甚至急性心肌梗死並不少見,我接診的冠心病患者年齡最小的男性15歲、女性23歲。所以只要是出現典型的症狀都應該考慮排除冠心病的可能。
四、既往病史主要關注哪幾方面?
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糖尿病,心肌梗死、腦卒中、外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病史、心力衰竭史等。
五、冠心病人是否一定會有血脂、血糖、血壓的改變?
雖然高血壓、脂代謝紊亂、糖尿病是冠心病危險因素,但並不等於所有冠心病患者都有這些因素存在,實際上找不到任何危險因素的人發生冠心病甚至急性心梗的例子並不少見。這是因為目前醫學對冠心病發病的原因還遠遠沒有研究清楚。
六、沒有發現三高的人,但出現心絞痛、胸悶氣短等症狀,是否需要排查冠心病?
當然需要,原因同上。
七、冠心病的典型症狀是甚麼?心絞痛是判斷的關鍵嗎?
冠心病心絞痛的典型症狀是活動當時出現胸部悶痛,停止活動後休息幾分鐘可緩解,在同樣活動量情況下症狀反覆出現。
急性心梗的症狀性質與心絞痛相似但程度更嚴重、持續數小時不緩解,可以有飽食、情緒激動、大量吸菸等誘因,也可無明顯誘因。相當多患者在心梗前並無明顯心絞痛症狀發作史,所以以前沒有心絞痛不能作為排除心梗的證據。
八、心絞痛到底是怎麼痛?
心絞痛是由於冠狀動脈供應給心肌的血液不能滿足心肌代謝的需要,心肌缺血狀態下局部酸性代謝產物積聚刺激神經產生的不適感。“絞痛”在醫學上通常指缺血引起的疼痛。
九、症狀的嚴重程度跟冠心病的嚴重程度是否有關係?
症狀的嚴重程度與冠心病的嚴重程度並不是絕對對應的關係。一般情況下心肌梗死的症狀比心絞痛要嚴重得多,但臨床上也有一些病人(主要是高齡、糖尿病人)在心梗發生時沒有任何痛的感覺而是在繼發心功能衰竭後因為心衰的症狀就診。
另一方面,不同的患者之間由於痛覺的敏感性不同,不能認為痛得厲害的病情就重。
十、冠心病的非典型症狀是甚麼意思、都包括哪些?是否容易被誤認為其他疾病?
心絞痛的非典型症狀指疼痛部位、性質、持續時間、誘因等任一方面不典型。可以表現為牙痛、咽痛、腹痛等,可能被誤認為牙病、急腹症等。
十一、有沒有無症狀的冠心病?
有,冠心病臨床分型中有一型叫作隱匿性冠心病,也叫無症狀心肌缺血,表現為患者無心絞痛症狀但運動心電圖等客觀檢查中發現有心肌缺血的證據。
十二、對於症狀不典型或無症狀的冠心病,如何做到早發現?
症狀不典型的冠心病,只要是症狀與體力活動密切相關,及時到心內科找有經驗的醫生諮詢,通常能夠得到及時診斷。
完全無症狀的冠心病較難做到早期診斷,高危人群可定期到大醫院心內科檢查。
十三、有沒有看似冠心病,但其實根本不是冠心病的?大家應該如何區分?
太多了。主動脈瓣狹窄、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可以有典型心肌缺血表現,但這種缺血不是由於冠狀動脈原因造成的,所以不能診斷為冠心病。心臟神經官能症、焦慮抑鬱狀態、更年期綜合徵都可以有貌似冠心病的臨床表現,需要到心內科找醫生確診。